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言网语>>网人闲谈>>[gospel]从追求艺术的真理到认识永恒的上

主题:[gospel]从追求艺术的真理到认识永恒的上
发信人: jidian()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9:30:50), 站内信件
从追求艺术的真理到认识永恒的上帝

作者:gospel(陈韵琳)

从艺术到真理                                         gospel
——————————————————————————————

大约三周前,在学术网路古典音乐版上透过音乐的讨论,引发对「真
理」这个主题的争议。因为类似的争议一样出现於文学与其他型式的
艺术,因此我对整个讨论的过程相当注意。

其实喜好艺术的人,比较少是抱持「不相信有真理」的观点,可能是
因为艺术本身,或多或少会迫使人注意心灵远远胜过外在,因此也容
易看见心灵中的空乏,渴望追求真知。而的确音乐版上关於「真理」
的争议,也不是环在「究竟有没有真理」这焦点上。

古典音乐版上从艺术到真理的议题,一如其他型式的艺术讨论,最後   

古典音乐版上从艺术到真理的议题,一如其他型式的艺术讨论,最後
可整理出如下的质疑:

  1.「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究竟是好或不好?

  2.如果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则在艺术之上的前提应是什麽?道德教化
     ?真理宣告?还是其他?

  3.艺术与道德,真理之间的关系是什麽?如何将感受性心灵性的艺术
     ,化约或证明为众人皆承认的道德与真理?其实这提问是关键点。
     文革时代的样板戏歌颂文学,已支持了这提问的重要性。

  4.即或某个艺术作品已达到众所公认的真理性道德性,仍要问:是创
     作者先得到真理才创作出旷世巨作,还是艺术本身捕捉到真理自身
     ?

  最後,则是绕圈子回到原点:如果前述问题没有解决,则为艺术而艺术
     ,有何不好?
                                                         
因为这问题我自己也思索了太久太久,所以对古典音乐版上的讨论,
自是感触很深。

其中 psycho 说:

『音乐的终极意义,究竟是什麽?
到底,什麽是音乐这种艺术的永恒?』

kuessen回答:

『我觉得问题的核心不在真理存不存在的问题
而在就算它存在我们有无办法认知的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已是「艺术论」中最重要的讨论题纲,也就是「真」
「善」「美」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麽?』

每个人都渴望真善美能合而为一。

近两百年的文明史走向,大致而言,不是在厘清「何为真理」,反而
一再厘清「什麽不是真理」!不管本意是否是要叫人类因此更明白真
理要如何追求......,但这世纪末所呈现出来的,是人类对追求真理
已失去耐性。有些人是根本不相信这世间有真理,更多人是相信即或
有真理,也没有人识得,因此不再冀望费时间去追求。所以世纪末的
唐吉诃德,是宣称自己拥有真理的人。他将被讥笑,并被迫要证明。

真理不可得,连带的善与美,也分歧相对化了。
「艺术论」在这时代,还有可能统合吗?

音乐版上的psycho所执著的浪漫派末期音乐,正是时代从神性追求
滑向人性心灵,并即将一路分歧下去的时代。psycho感受到少数浪
漫派的音乐家竟从人性的大起大落中升华,稍稍捕捉到神性的反璞归
真的平静祥和境界,随後便听不见类似的升华,因此说,「到底什麽
是艺术的永恒?」这已是艺术界的警世之语, 而kuessen在沈浸於
现代音乐中,慨然说出「就算真理存在,我们有无办法辨知?」也是
对这时代最佳的诠释。他们两人都没有错!因为他们是在为不同的时
代说话。

我们要关心的是:在这时代,有没有可能「走进真理」,而不只是「
走近真理」?

厘清什麽不是真理的努力是绝对重要的,因为将相对当成绝对,将近
似真理当成真理自身,往往带出的不是使人认识真理,而是使人远离
真理。甚至是一场历史的浩劫。

在一切都相对化的时代,从好处而言,也是叫人在知识面前自谦,不
必大言惭惭智者第一。

不再相信世间有真理,是生命最大悲哀。但若相信世间有真理,又谦
卑自知以真理之大,以人之有限,没有人可以识得真理,人与真理的
关系就只剩一种:「真理主动启示自身,人以信心得著真理。」

电影「影子大地」描述的主人翁:C.S.Lewis,创作一套世界名著「
那里亚春秋」,共七册,最後一册「最後之战」,用「门」来描述知
识与真理的关系,说爱智者进了门,才发现真理的世界是如此之丰富
,原先的知识,在真理面前只是「模糊不清的影子」。

可是要进门,需先看的见门,这是信心,C.S.Lewis在文中描述,因
为有很多人在等待中失望: 或者将非真理当成了真理,或者自封为真
理,或者不再相信有真理,因此当真理启示自身,他们都看不见有门
可进入。

说到这里,必须要解决「真理的启示性」,真理的实践性 __ 善,并
真理与心灵的关系 __ 美,这又是另一则大方向了!
     


--
---
基甸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 修改:.jidian 于 Mar 20 03:24:33 修改本文.[FROM: 216.19.28.223]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16.19.28.223]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