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言网语>>网人闲谈>>反思自己(2)

主题:反思自己(2)
发信人: zbw()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9:30:50), 站内信件
    前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写一篇关于上帝属性的讨论,本来想写八个部分
的,但是在写到第三个部分就写不下去了。我原本想证明的是上帝的属性
就是因果报应的体现,不过在基督教中是以一个人格神的形式来体现的,
而在佛教中不存在一个人格神的形象。但是他们的基本的道是一致。但是
我在细读了基甸兄转贴上的几篇关于《约伯记》的讨论后,我发现自己的
论证是在不了解基督教的教义的情况下作出的。实在是比较可笑的。
    在旧约的大部分经典中主要的论点还是一种因果报应的观点,但是在
《约伯记》已经超越了这样一种观点,而进一步认为既然上帝对人的爱是
无条件的,人对上帝的爱也应该是无条件的。而且还应该相信:上帝的作
为是人所无法思议的,但是上帝不做无益之事。
    而在佛教中,对于苦难的观点确实是与之不同的,在面对苦难时,佛
的教导是让人去看穿这个苦难,了解到这个苦难的来源,了解到苦难的性
质是一种无自性的,无常为空的性质。在理解了这个苦难后,人就能对于
苦难完成一个超越。在奥修的讲解中,基督教和佛教的最大的不同就是:
基督教是一种爱的宗教;而佛教是一种智慧的宗教。当一个人开始选择一
种宗教的时候,他的两种特质:爱与智慧。有的人是爱比较多,有的人智
慧比较多。智慧比较多的人更容易接受佛教,而爱比较多的人更容易接受
基督教。没有人两种特质都比较少,但是也很少有人两种特质都比较多。
只有在成道的人身上智慧和爱才能完美结合在一起。但是在表现上还是有
所不同。这就是为什么说:“圣人之教,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原因。
    虽然我始终相信这两种宗教是目标完全一致的,但是我所谓的论证却
是从我有限的智力出发,想要去证明这个问题。而不是在我已经知道的基
础上,所作出的结论。所以要时时刻刻知道自己的智慧还很不够。不要随
意的,自大的想要指点江山。

--
飘飘似蝶
    渺渺如仙

※ 修改:.zbw 于 Mar 20 13:27:54 修改本文.[FROM: 202.96.203.119]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203.119]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