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言网语>>信仰论辩>>小谈基督与佛

主题:小谈基督与佛
发信人: shan_ren()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9:41:46), 站内信件
(一)宽容

基督教常被人指为不宽容,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而多神论或无神论的宗教如道教
、佛教,较为宽宏大量。反基网人也常有此共识。在下只谈一点浅薄的认识,有
疏漏的地方请纠正。

首先应该把佛教和基督教的基本要旨搞清楚,这里说的不一定完全,请见谅。佛
教是不承认有位格的上帝的存在的,否定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即十一义中的“
无作者义”。也不承认有永恒不灭的灵魂。但它却接受了婆罗门教义的某些思想
,而根据“缘起”和“业”的理论,予以另一种解释。对婆罗门教的神祗,佛教也
没有否定他们的存在,只是贬抑他们的地位,当做一种众生看待,认为他们也不
免轮回生死之苦。如对于梵天,认为只是天界中的天人,将来也会堕地狱。佛虽
为有觉悟的人,但佛教中的六道轮回和神通又给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所以
将佛教归为无神论的宗教本人认为不太恰当。佛教有诸多法门,透过这些法门,
加上禅定修行,就可以了悟心性,证悟真道,圆满成佛。

基督教则是一神论,它承认有位格的上帝的存在。他是一切的起源,创造者管理
者。人是上帝创造的。耶稣与上帝本为一,即圣父,圣子,圣灵。耶稣因人的罪
道成肉身,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担当了人类的罪。且第三天复活,在未来的时候
,他要第二次降临人间,并有权柄给他,施行审判。注:基督不是开悟的人。

我承认真理的唯一性。也许是认识的肤浅,但我认为如果有真理的话,只有一个
。根据“缘起”论,事物是相对互存的。而且
没有恒常的存在。这也可以说“是与非”也是“无常”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恒常
的对与错。这似乎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您如何用没有恒常的标准去判断没有恒
常的事呢?这就好象您要从两列以不同速度行驶的列车中的一列进到另一列中一
样。谁说您的“业力”就是“业力”呢?小偷说,对于没有偷东西的人,我是坏
人,但对于杀人的人我是好人。

由此可见,基督教与佛教在某些地方虽有相似的东西。但基督教与佛教从根本上
就发生了分歧,可以说是南辕北辄。而将基督教的「上帝」;印度教的「我」、
「湿婆」、「婆罗门」和「毗湿奴」;苏菲教徒称为「隐藏的性质」;佛教徒称
为「佛性」的东西等同起来,则是大大的笑话。当然,佛教徒可能另有体悟。但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如果你真正的认知这两个宗教的话,就会有这样一个假设出
现。如果有上帝的话,则佛教就不成立,因为连佛佗也是上帝所造;如果没有上
帝的话,基督教就破产;或者是两个都错。佛教与基督教并不是并列的关系,也
不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也不是相交的关系。一组运动员参加田径百米决赛,
不可能人人都是第一名,如果人人都是第一名的话,也就是人人都不是第一名。
这样的话等于没说一样。基督教的宽容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立场。基督教我们爱人
如己,这人不是包括一切的人吗?这人不是包括一切基督徒,非基督徒;回教徒
,佛教徒,道教徒;爱基督的和抵毁基督的吗?基督有说上帝是白人的上帝吗?
基督有说只为白人死吗?基督有说只传福音给白人了吗?基督什么时候说过要处
死异教徒了?基督不是说要爱你的仇敌吗?对于基督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劣
迹”我想稍后再谈。

(二)精深与浅薄
“佛教的教义算得上博大精深,是门大学问,基督教那点浅薄的教义跟它相比,
就属于小儿科了。”这是方舟子博士的原话。

本人钦佩佛佗的大智慧,也敬佩孔子的处事哲学,更尊敬马克思的舍身取义的奉
献精神。只是本人以为,真正的道理是非常简单易懂的,是不需要故作高深的,
也不需要过多言语修饰的。用几十万字说明的东西,可能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就可
以讲的很清楚了。真正的道理不是局限在某一个阶层,某一个国家地区。它应该
是超阶级超国家超种族的。是上至总统教授,下至庶民百姓;有知识的没知识的
都一样能理解,这才是真正的道理。

与浩瀚的佛教经典相比,基督教似乎只有一本圣经,但它却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
书。在这一本书中,所有的得救的道理都讲的很明白了。佛教有诸多法门,历代
高僧著书立说也多。基督教历代信徒著作也不少,但他们更愿意让人去读神的话
,而不是人的道理。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3.183.116.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