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在哪里——释悟宗(净土宗)
阿弥陀佛在“西方”,然而“西方”就是在你“自性”,但也不能够执著弥陀在 “西方”或“自性”,因为佛是不二之法。 说有的讲“弥陀佛在西方也在自性”;说空的讲“弥陀佛不在西方也不在自性” 。 说佛是不二之法即是说“在与不在”里。 比如我挥动一片叶子,大家看到能动的是谁?这是自性的作用。大家的“看到” 就是见性的作用,是六根(见、闻、嗅、尝、觉、知)中见的作用。 六根、六尘都是假的,但我们的六种根性都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佛能舍识用根, 而众生只用妄识却不知用根。 弥勒佛曾说“拿起布袋,看破自在;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禅师生在五代时期,深受吴越王“钱叔”的礼敬。一天,王 要设斋供僧就问禅师当代是否有高僧?答:“高僧太多了,可惜没人认得,长耳 和尚就是定光佛的再世”(长耳和尚是个特别邋遢的街头和尚)王立刻招徕长耳 和尚奉上座,长耳和尚问明原委道“弥陀饶舌”然后就圆寂了。王意识到延寿禅 师就是弥勒再世,赶到涌明寺时,延寿禅师已经坐化了。 因此,弥陀时时显现延寿是“顺显”,长耳和尚是“逆显”谁又认得呢?这就是 随逢不逢,虽见不见。世人不具慧眼太多了,如何能识得呀! 正是:“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即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 “佛在正觉莫远求,正觉即在汝心头;人人有个正觉寺,好向正觉寺下修。” 人们寻求弥陀于外,显现却不识得,正是不知“自性”即佛。
以上是台湾的释悟宗法师的开篇一部分,后面章节都是用故事来佐证,我们就此 明白他的意思就够了。
自性在内心而不在外,故事、言传乃至世上之物质皆是外,以“外”面的法则来 修佛不是迷途吗?修证佛怎么能用六根之作用呢?
同样在现代,拿修心、修佛的功夫来对待客观世界不是迷途又是什么,因为“信 ”而迷失自性比不信而迷失更可怕。本来就有六根不生不灭,用来改造客观世界 并不与修佛矛盾又原何以唯心、唯物来争呢?您能用手抓住软件?又能用心或思 考制造一块硬盘吗?
有人说净土宗类似基督教,也会有人反对,但创世论在佛法任何宗派中都没有, 只能说形式有可比之处。
-- ※★。☆☆。☆★★☆。☆★☆★☆。★☆☆★。★★。☆※ ⊙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202.99.127.1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