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lnt()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10:03), 站内信件
|
三乘修行的次第
苏曼噶旺仁波切开示
林利亚 译
晚安,首先祝福大家好,一切吉祥如意幸福。今晚很高兴有此珍贵殊胜的因
缘在此与大家分享佛法。
我们知道,密法是有释迦牟尼佛所传,而大、小乘佛法也都是释迦牟尼佛所
传的,因此,我们有共同的老师,我们也都是他的弟子,在此观点上,密宗与显
教与小乘佛教,并无太多差异,尤其成佛开悟的目标更是一致。
只是在达到成佛的过程中,因个人根器不同、背景不同、对佛法了解的程度
也有所不同,因此有小乘、大乘、金刚乘(密宗)之分别。它是为适应不同根器
之众生而演化的,其实佛陀的法教都是为教导弟子出轮回解脱而说明的,但有人
较聪明,有人资质中等,有人领悟力较弱,因此,对佛法的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 ,
纯依因缘条件而定,但其法教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例如,雨本身并无思想,它也
无法决定不在此处下雨,或要在此处下雨,这完全依各地当时的因缘条件而定。
同样,佛陀发教的本质是一样的,三乘佛法的本质也是一样的,之所以有分 ,
乃是为适应不同根器的众生。但若无小乘,则无大乘与金刚乘修行大乘佛法(显
教)也要以小乘戒律为基础;金刚乘也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它是以小乘、大乘
佛法为基础演化而来,因此三乘佛法之间有种互为基础、互为辅助相成的关系存
在。
小乘主重戒律,以出轮回痛苦,证入涅盘为要,故以修行十善为首,即不杀
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猗语、不贪欲、不嗔忿、不
邪见。而大乘与金刚乘则强调菩萨道修行的发菩提心,而以六波罗密为基础,即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波罗密多。
大乘佛法的修行很深广,无法细讲,但主要的就是修习菩提心。菩提心分为
相对菩提心与究竟菩提心。相对菩提心,例如,我想帮助所有众生,目前虽然有
时连帮助自己的父母、朋友都有问题,但我们仍可发出强烈的愿心,这是相对菩
提心的修法。在累积无数的相对菩提心修行后,终于证到菩萨果位,例如观音菩
萨,不论二臂、四臂或千手千眼,而发展出究竟圆满的菩提心,终能随愿度无数
无量众生。
发展菩提心有很多修行方法,密宗与显教并无多大不同,例如,观音法门,
密宗观想观音为四臂、男性,而显教则观想为二臂、女性。菩萨之外相虽有不同 ,
但究竟上都是诸佛菩萨慈悲的化现,因此本质并无不同,没有所谓的「男观音」
或「女观音」,或我修的二臂观音是真的,你修的四臂观音是假的。菩萨有不同
的化现,也是依众生的不同根器需要而来的。因此对于小乘、大乘、金刚乘佛教 ,
我们不能说这是佛教、那不是佛教,这种无明的分别心会带给我们很大的痛苦。
三乘佛法的修行也许在方法上各有善巧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
了解小、大乘后,才能进入金刚乘修行,没有基础就像人没有腿,不能走路 。
因此,开悟的次第是由小乘、大乘再进而金刚乘的。
金刚乘梵文Vajrayana,其中Vajra原意金刚,具有金刚钻之本质,坚固、稳
定、不可摧毁。Yana则指车或旅行工具,可载我们到佛净土或涅盘。
密宗的法称「密续」,指小乘、大乘、金刚乘一系列而上,以由释迦佛而来 ,
不间断传承的法教而言,密续分四部,由浅入深,依序而为作密、行密、瑜珈密 、
无上瑜珈密。在作密的部份,强度外表的净业,例如,持斋、保持清净等。在上
部密续则强调内心的觉观。
在密宗的修发里,最重要的是观想,例如观想我们自己就是观音菩萨,此因
我们修行的目标终究就是要像观音菩萨。我们无法要求观音菩萨把我们变为观音
菩萨,因此,我们的行住坐卧、念头都要像观音菩萨。功力深了以后,便能证入
观音菩萨果位。
要做为一个真正密宗的修行者,一定要记住,一切都是为了所有众生,包括
修法所累积功德,以及自观为本尊(菩萨)等等,都是为了无量无边的众生而做 。
如何再深入密宗的修行呢?则要先找一位合格的上师接受灌顶,才能正式进
入本尊修行。例如,要住在台湾,一定要先成为公民一样。
在金刚乘,「灌顶」是指授与准许修习某个本尊法,例如,观音法等等,这
点对密宗弟子很重要。灌顶之后,可得加持,净除身、口、意之业障,成为一个
很好的受法容器,如继续修持,则可开悟成佛。密宗强调即身成佛,否则在中阴
时亦可成佛,要不然,只要每世如此精进修持密法,在三世、或七世、或十六世
也一定成佛。这是密宗法门殊胜之处。
〖问答录〗
问题:如本身无小乘、大乘的基础,是否可修金刚乘?
仁波切:当然可以,因为密宗的基础修行里,例如四加行就有包括四共加行(人
身难得、轮回痛苦、因果业报……等等)与四圣缔的小乘基础。我的意
思是,如没有了解小乘与大乘,就很难了解金刚乘。很多人误解密宗,
认为修密可获神通力,飞天入地,这是极大的错误。如先了解小乘、大
乘再进入金刚乘,就不会有此邪见。如果带着邪见修行,就算获得神通
力,也只不过是个魔术师,而不能算是个真正的修行者。
问题:即要有合格上师指导,上师可能永远常在左右指导修法吗?
仁波切:在密宗里,上师代表三宝,因此占很重要的地位,但要找对上师,才能
引导我们走入正道。找错了上师,则恐入邪道。有了上师后,就要尽量
由他那儿受法。上师可能是佛菩萨,也可能带着肉身的师父,上师与弟
子也不可能永远在一起,事实上,由于我们的凡夫之眼,与上师太近太
久,反易看到错误缺点,生起障碍。因此,只要祈求,上师永远在我们
心中,只要上师在我们心中,不论他离我们多远多近,都无多大差别。
问题:我们轮回到世间来,是不是受业力之牵引?
仁波切:凡夫受业力牵引,佛菩萨则因愿力故而来。
问题:许多人学密着魔,请仁波切解释。
仁波切:我不知道他是如何修的,但我可肯定密法本身决无问题,否则我们都已
走火入魔。走火入魔有几种可能:发心不对,只想求神通,或修行方法
不对,没有从上师那里得到正确的修行方法。
问题:金刚乘须寻具格上师灌顶学法,但因已皈依过显教师父,是否还得皈依
密宗上师以便修习密法?
仁波切:皈依代表进入佛门,因此,就像已进入房间,就不必出来再进去。但因
显教师父未必了解金刚乘,因此,能再皈依一位密宗上师更好,表示与
金刚乘建立一个法缘。再皈依密宗上师,并不表示要放弃显教师父,这
点要知道,师父永远是师父。
问题:这么多法门,怎知那个法门最适合自己?
仁波切:最契自己缘,修了最有法喜的,便是适合自己。
**********************************************************************
【录自:福德海】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60.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