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ctime()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18:02), 站内信件
 | 
 
 
                   出处:《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林世敏 著
        (厦门南普陀寺佛经赠送处印赠 1995.12)   书号:5203
 
 
 
      第一  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的
      在还没有讨论到本题之前,我们要对“智信”和“迷信”先下个定
  义。
      简单的说:凡是不经过缜密的思考和明确地观察之前,就盲目信仰
  的就是“迷信”。
      反之,凡是能经过“慎思”、“明辨”的工夫,才去信仰的就是“
  智信”。
      而现在一般人,在指责佛教为迷信之先,只是看到佛教一些肤浅的
  表面,或听到一些先人为主的谣言,就一口咬定佛教是迷信。其实,他
  自己的脑海里存有多少智慧和哲理呢?没有深入的探究,来经明确地观
  察,就盲从附和别人的话,他本身早就迷信了----迷信他人的胡说。
      释迦牟尼从不强迫弟子们盲从地信仰,同时鼓励他们发问。关于这
  一点我在第二章中的第十点“佛教是民主和自由”里,已经说得很详细
  了,大家可以参照阅读。
      佛教的经典同一般宗教的经典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地方,那就是佛经
  是准许怀疑、研究的;而外教的经典则“绝对是的真理”,不容辨驳;
  否则就是冒读了神。
      佛曾经教导弟子们说:你们的怀疑,你们的迷茫是正当的,因为对
  一件可疑的事是应该起疑的。
      佛认为一个人要注意不可被流言、传说所左右;不可依据宗教典籍,
  不可单靠理论或推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为实。
      佛教理更伟大的思想还不止于此。佛认为一个人不可以因为“他是
  我们的导师”而就对他所说的话深信不疑;而要求弟子们要在:“当你
  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
      佛教不认为怀疑是罪恶或愚蠢,反而认为怀疑是达到转悟的途径,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可说明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所以梁任公先生说:“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
      难道他是信口胡说的?
  -- ※ 修改:.actime 于 Jan 11 13:33:54 修改本文.[FROM: 202.101.119.98]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101.119.1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