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佛教>>专题讨论>>佛教的精神与特色(智者的理解)>>第二 佛是真平等者

主题:第二 佛是真平等者
发信人: actime()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18:01), 站内信件

                   出处:《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第二章  佛教的特色

                          林世敏 著

      (厦门南普陀寺佛经赠送处印赠 1995.12)   书号:5203


          第二  佛是真平等者

    我说佛是真平等者,并不是信口开河说的。我们先就当时印度社

会背景来观察:

    谁都知道释迦年尼时代的印度,社会分成婆罗门、贵族、平民、

奴隶等四大阶级,而贵为太子的释迦牟尼眼见社会阶级的不合理,毅

然树起平等的旗帜,主张废除阶级对立,倡言众生平等。

    请读者们好好地想一想,历史上所有的革命,都是卑贱低下的阶

级要求“提高”和显贵高上的阶级平等,绝对没有像释迦牟尼那样,

自己愿意“降低”他的太子身份去和平民、奴隶平等的”。由于他这

种大公无私,无所为而为的作风,所以我说他是真平等者。

      同时,佛教叉主张“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又把平等的

意义推上更进一步的境地。

    关于“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思想,一定还有些人不大清

楚,这儿我应该简单地叙述一下:

    (1)无缘大慈:佛教主张,不但对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如

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等,就是对自己没有亲戚、朋友关系的人也

要慈爱,如跟我从不交往或素不相识的人,也要一样地关怀爱护。

    “无缘大慈”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礼运大同篇所说的“不独亲其亲,子其子。”

的意思。

    (2)同体大悲:同体大悲就是一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

把宇宙间一切众生看成人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

    儒家所说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又说:“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正可体现“同体大悲”的胸襟。而地藏王菩萨“我不入

地狱,谁入地狱?”的悲愿深心,更是同体大悲的极致。

    最后,我要加以说明的,也就是最能表现佛教“真平等”精神的,

就是佛教把平等的观念,不局限于万物之灵的人。佛教反对,除人类

以外的一切动物都是补充创造来给人饱享口腹的论调。一切动物临死

的悲鸣哀号,真是惨不忍睹,恸不忍闻,连孟子都要概言: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

    佛教最进一步地肯定,这些被我们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所滥捕

乱杀的动物,无不具有佛性………一种来日可以成佛的潜能。纵使人

和其他动物之间,在形体上、智慧上有所不同,但在求生存的权利上、

在佛性上却是平等的。(就像一个穷凶极恶或是愚蠢无知的人,他们

也都具有“人性”一样,我们要以“人道”来对待他们,用“人道”

来教育他们感化他们。)

    古人说:“天有好生之德。”又说:“万物与我并生。”都是一

种视万物为一体的平等思想,只不过没有佛教说的如此透彻罢了。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101.119.131]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