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GB()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13:01), 站内信件
|
菩萨修学般若,志在证得佛果菩提,为什
麽此经说菩萨证究竟涅盘,不说证菩提呢此
因无上正等菩提,约究竟圆满说,唯佛能证得
。而究竟涅盘则不然,是三乘共果,声闻阿罗
汉,菩萨第七地──或说第八地,都能证得。
不过声闻者至此,即以为究竟,而菩萨虽了知
无分别法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得有诸佛护持,及发心度脱一切众生的本愿
,於是不入涅盘,进趋佛果的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所以龙树说∶「无生是佛道门」。
此是引喻赞德。咒是一般印度人所信为有
极大妙用的;印度教徒,以为诵持密咒,可以
藉咒语里的鬼神名字和秘密号令,解决人力所
不可奈何的事。凡欲求福、息灾、神通妙用,
或利益人、或损恼人,都可从咒力中获得。在
无量的咒语中,有些效力大的,今即引为譬喻
赞说般若的功德──大般若经意如此。所以说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等。大神
,喻赞般若有极大的力量;「大明」,喻赞般
若的能破一切黑暗愚痴;「无上」,喻般若为
一切法门中最,没有更过其上的。涅盘为无等
法,非一切可及,而般若如涅盘,所以名为「
无等等」。大般若经中尚有「是一切咒王」句
,喻赞般若为一切法门之王。印度人诵咒,不
外为了除苦得乐,今此般若依之可以离生死苦
,得涅盘乐。离一切苦,得究竟乐,所以说∶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菩提萨以下,
即总标度一切苦厄的解说。此下,大般若经中
缺。
此为钝根人巧说般若。愚痴众生,听闻般
若,每不易信受,反生毁谤。这因为深观妙果
,过於高上,卑劣众生是不敢希求的;尤其是
众生一向执有,今闻经中一再说空,与他们本
心相违,极难信受。般若法门,由此即不易宏
传。大概佛灭五百年後,特别是在千年以後,
佛法为了适应时机,采取通俗路线,或是迎合
低级趣味。因为这样,才容易使世人信受。所
以印度的後期佛教,为了适合当时印度人的口
味,大乘经中都附有密咒。千年以後,密教更
不断高扬。这不失为方便适化之一,如近人说
法,每论及近代思想,虽所说的不尽合佛义,
也每每引起近代学者对於佛法的好感。同时,
人们的思想是散乱的,而般若慧是要从静定中
长养起来,此密咒不加以任何解说,一心持诵
,即能使精神集中而达心专一境的定境,也可
为引发智慧的方便。这种方便,佛法里还不只
一种,如读经、礼佛、念佛等皆是。如从慧悟
说∶密咒不可解说,而解说起来,实与教义一
致∶如「揭谛」是去义,「波罗」是到彼岸义
,「僧」是众义,「菩提」是觉义,「萨婆诃
」是速疾成就义。综合起来,即是∶去啊!去
啊!到彼岸去啊!大众都去啊!愿正觉的速疾
成就!这末一句,类似耶教祷词中的阿们,道
教咒语中的如律令。心经的从般若经节出而单
独流行者,为了引令钝根人生信得定等,所以
以度脱一切苦厄的波罗蜜,作成密咒的形式而
附以「是大神咒」等之後。如解了咒意,这不
过以大家同脱苦厄,同得菩提的愿望为结论而
已。(续明记)
-- 寻梦的男子 从不放弃等待 学会将寂寞锁在心里 夜夜伴着不同的梦 成了相思的俘虏
在梦的最深处 与久别的记忆重逢 因为相信爱 相信梦想 KGB
※ 来源:·Netease BBS bbs.nease.net·[FROM: 202.96.184.1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