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基督教(Christentum)>>基督教(Evangelische Kirchen)>>基督徒驳方舟子系列>>[转]心平气和驳斥:方舟子的「错误百出的

主题:[转]心平气和驳斥:方舟子的「错误百出的
发信人: aries()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8:57:53), 站内信件
>41、会有多少年的饥荒?
>?撒下24:13?“于是迦得来见大卫,对他说:?你愿意国中有七年的饥
>荒呢?是在你敌人面前逃跑,被追赶三个月呢?……'"
>?代上21:11?“于是,迦得来见大卫,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可
>以随意选择。或三年的饥荒;或败在你敌人面前,被敌人的刀追杀三个月……'"

光明顶解释:
中文圣经在这里和其他版本圣经稍有出入。撒下24:13 的NIV新国际译本就是
三年的饥荒。现代中文译本也采用三年,和代上21:11一致。其实这种出入,早
在主前二百年已经存在了。旧约圣经首次译成希腊文的时候,已经采用了三年
的饥荒。时为主前二百年。

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采用三年,放弃七年的说法。其实看看全文,也会觉
得三年合理。因为迦得给的选择,是三种灾难,每种灾难都有三个时段的刑罚。
三年饥荒,三月追赶,三日瘟疫。难怪现代译本都采取三年的译法。
方先生在这里真是提出了一个圣经翻译的好问题。值得鼓掌。

>42、义人该活还是该死?
>?诗92:12?“义人要发旺如棕树,生长如利巴嫩的香柏树。他们年老的
>时候,仍要结果子;要满了汁浆而常发青,好显明耶和华是正直的。"
>?赛57:1?“义人死亡,无人放在心上;虔诚人被收去,无人思念。这义
>人被收去是免了将来的祸患。"

光明顶解释: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这两段文字的性质。诗篇是诗歌,诗歌多半表达人的盼望。
以赛亚书是先知书,通常表达神的启示,先知的教训。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任何人都知道义人不是一帆风顺。反而是恶人常常享长寿。所以赛亚书所说的
是事实。

>4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
>?箴10:27?“敬畏耶和华,使人日子加多;但恶人的年岁必被减少。义
>人的盼望,必得喜乐;恶人的指望,必至灭没。耶和华的道,是正直人的保障,却
>成了作孽人的败坏。义人永不挪移;恶人不得住在地上。"
>?箴12:21?“义人不遭灾害;恶人满受祸患。"
>?诗55:23?“神呵,你必使恶人下入灭亡的坑;流人血行诡诈的人,必
>活不到半世,但我要倚靠你。"
>?诗73:3?“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他们死的时候,没
>有疼痛;他们的力气,却也壮实。他们不象别人受苦,也不象别人糟灾。……看哪
>,这就是恶人。他们既是常享安逸,财宝便加增。"
>?来11:39?“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著所应许的;
>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好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

光明顶解释:
这些问题,仍然要从经文的性质去判断。箴言是所罗门王把当年流行的成语,
都收集成册,叫做箴言。成语有成语的性质。不能随意判断。但是多年的流传
,总有他的原因。你说这些成语,是反映民间的智慧也好,或许也可以说是世
人对世事无奈的反应。

诗篇有很多反映了诗人心情的喜怒哀乐。很多时候唱的人会热泪盈眶。因为能
够引起共鸣。其中有多少属神的智慧,就需要用属灵的眼光去判断。
一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可以用圣灵给他的新生命,从一篇看来没有问
题的诗篇里,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也可以从诗人的痛苦、埋怨里,看见
自己里该怎样避免造成痛苦的原因。但是很多时候,直接和立刻的应用
就不一定切合实际。

方舟子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这个问题,应该去问佛教徒。
因为这句成语,主要来自佛教,基督徒看圣经,就知道圣经里不是这麽
教导的。约伯记写得非常清楚,约伯没有罪,却受了许多痛苦。他不明
白为什麽。耶稣一生行善,反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怎麽说都扯不出善
有善报的结论。耶稣的教训,一向强调「为义受苦」的真理。圣经里也
处处都强调「受苦仆人」的形像。所以基本上来说,圣经不强调善有善
报。

但是箴言反映的是人心对世事的无奈。并且经过不同人的传颂,不停的修
改,最後形成箴言。合不合神的旨意?我看未必。诗篇反映的是单独一个
诗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作成歌曲,经过人的传颂,最後得到认可,得以
保存在圣经之中。无论是诗篇或箴言,都有它的价值。人心确实希望义人
得善报。恶人不得好死。这些诗歌箴言,对鼓励人行善,有一定的价值。
但是事实常常与人的愿望相反。

>44、父罪子偿吗?
>?赛14:21?“先人既有罪孽,就要预备杀戮他的子孙,免得他们兴起来
>,得了遍地,在世上修满城邑。"
>?申24:16?“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凡被杀的都为本身的罪
>。"

光明顶解释:
以赛亚书14:4说:「你必题这诗歌论巴比伦王说……」所以从14:4开始,都是
说到巴比伦。方先生所引述的经文後面,14:22也说神必攻击巴比伦。所以
14:21也是谈到巴比伦的情形。解经学者说,这节圣经是说到巴比伦王朝在夜袭
中忽然被米提所得。过去辉煌的巴比伦王朝一夜之间就不见踪影。拿伯布拉撒
的子孙都被杀害。巴比伦人从来不遵守圣经的规定。因为他们不是以色列人。
所以申命记24:16节的话,他们完全不理会。这就是为什麽先知说他们有罪孽。
读圣经一定要上下文都读,才不会读错意思。还要留意作者的原意,了
解以色列人的思想。解释圣经,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挑出圣经有错,
确实需要有些分量。

>45、亚撒毁没毁邱坛?
>?王上15:11?“亚撒效法他祖大卫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从国中除
>去娈童,又除掉他列祖所造的一切偶像。……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
>?代下14:2?“亚撒行耶和华他神眼中看为善为正的事,除掉外邦神的坛
>和邱坛,打碎柱像,砍下木偶,……"

光明顶解释:
解经学者说,亚撒确实放弃了他个人的邱坛。但是他没有把这种放弃的思想,
贯澈执行到全国。并且也没区别邱坛是拜的耶和华,还是拜外邦神。

列王记上是说到全国的执行行动。历代志下是说到亚撒自己家族里的洁净行
动。

>46、瘟疫死了多少人?
>?民25:9?“那时瘟疫死的,有二万四千人。"
>?哥前10:8?“我们也不要行奸淫,象他们有人行的,一天就倒毙了二万
>三千人。"

光明顶解释:
保罗时代的法利赛人和文士对民数记25:9有一种解释。他们认为25:5提到
审判官下令将凡与巴力 珥连合的,都杀了。当时杀了一千人。这一千人
也包括在二万四千人之中。所以实际上因瘟疫而死的人,只有二万三千人。
保罗就引用这种法利赛学派的说法,说一天倒毙二万三千人。

>47、以色列人在埃及住了多长?
>?出12:40?“以色列人住在埃及共有四百三十年。"
>?徒7:6?“神说:?他的后裔必寄居外邦,那里的人要叫他们作奴仆,苦
>待他们四百年。'"

光明顶解释:
创世记15:13神向亚伯拉罕预言的时候,说到以色列人要下到埃及地,受苦
四百年。通常认为这个四百年,是一个概数。使徒行传第七章六节的前後文,
都是说到创世记的这个应许。所以当然使用了四百年。但是实际的年数是四
百三十年。


>48、雅各在埃及的后代有多少人?
>?创46:27?“雅各家来到埃及的共有七十人。"
>?出1:5?“凡从雅各而生的,共有七十人。"
>?徒7:14?“约瑟就打发弟兄,请父亲雅各和全家七十五人都来了。"

光明顶解释:
按照亨利马太解经注释的说法,创世记确实是说全家七十人。但是旧约圣经
的七十士希腊文译本,记了七十五个人。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和司提反都是
希腊化的犹太人,他们当然使用七十士希腊文译本。所以
方先生引述的使徒行传里,都是七十五人。因为在路加福音3:36加了该南一
家五口在里面。还有些学者,把原来住在埃及的约瑟和他的妻子儿女除外,
成了六十四个人。再加上十一位约瑟的兄弟,使人数增加到七十五人。


>49、雅各葬在哪里?
>?创50:13?“把他(雅各)搬到伽南地,葬在幔利前、麦比拉田间的洞
>里,那洞和田,是亚伯拉罕向赫人以弗仑买来为业作坟地的。"
>?徒7:15?“于是雅各下了埃及,后来他和我们的祖宗都死在那里;又被
>带到示剑,葬于亚伯拉罕在示剑用银子从哈抹子孙买来的坟墓里。"

光明顶解释:
有一位圣经学者说,这里是使徒行传翻译的问题。应该翻译成这样:「於是雅各
下了埃及,也死在那里,後来他和他的祖宗,(我们的祖宗)葬在亚伯拉罕用银子
买来的坟墓里。他们(指其他的约瑟的兄长)被葬在示剑人哈抹子孙的坟墓里。」
(参阅亨利马太解经注释,卷六80页。)


>50、乌沙死在哪里?
>?撒下6:6?“到了拿艮的禾场,因为牛失前蹄,乌撒就伸手扶住约柜。神
>耶和华向乌撒发怒,因这错误击杀他;他就死在神的约柜旁。"
>?代上13:9?“到了基顿的禾场,因为牛失前啼,……"

光明顶解释:
历代志上13:9的「基顿」一词,希伯来文的意思是中风(stroke)。所以基顿
只不过是形容拿艮成为了Stroke point而己。另外一件事发生之後,一个地
点就被改了名字,用来记念这件事。不一定需要特别的命令。当时人
都会就此改称这个地方为中风的禾场。


>51、他拉活了多少岁?
>?创11:32?“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岁,就死在哈兰。"
>?创11:26?“他拉活到七十岁,生了亚伯兰、拿鹤、哈兰。"
>?创12:4?“亚伯兰出哈兰的时候,年七十五。"
>?徒7:4?“他(亚伯兰,后被上帝改名亚伯拉罕)就离 迦勒底人之地,住
>在哈兰。他父亲死了以后,神使他从那里搬到你们现在所住之地。"
>根据后面三则推算,他拉的寿命不会长于一百四十五岁(七十加七十五)。

光明顶解释:
这一处,显然方先生都抓住圣经的争议点了。从希伯来文的旧约圣经看来,
亚伯拉罕离开哈兰的时候,他的父亲还没有过世。为什麽司提反这麽说呢?
学者考证发现撒玛利亚人版的摩西五经,和亚力山大学派的学者腓罗,都说
他拉只活了一百四十五岁。(撒玛利亚人译本版和腓罗都和司提反同时。)
司提反也没有乱讲。


--

        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硕东风,于我何有哉?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whq-27-252.who.ch]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