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idian()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8:55:52), 站内信件
|
从「出世」到「入世」
作者:苏友瑞 (psycho)
最初发表:信望爱BBS
基督教对宗教精神的革命 ──从「出世」到「入世」
历史上发生的宗教,几乎都有『出世』的思想;它们往往对现实世界
提出一套神秘不可解的解释。这种解释在喜欢「出世」的人眼中,刚
好是他们消极退隐的最好藉口。
在中国文化中,对「出世」精神的过於崇拜,没有藉由宗教来产生,
却发生在儒家思想所主导的文化。
本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但是儒家原先主张『乱邦不入』、『乱世则
贤人隐』。这种不想同流合污来保持自我清白的思想,本身就遇到矛
盾:
如果贤人都隐了,则乱世如何能变成治世?只有贤人投入社会,社会
才能变好呀!
因为这个矛盾没有解决,所以孔子孟子还能周游列国,热心社会实践。
但是到了汉代所谓的独尊儒术後,深受阴阳五行家与法家影响的董仲
舒之儒学成为钦定的儒学,这种学术上的专制造成中国思想界的严重
退步。以儒家思想来说,上述那种『贤人面对社会要入世或出世?』
的矛盾,因为加入阴阳家思想而得到『思想上的解决』,但是却造成
中国文化的大悲剧:
阴阳家认为,社会有自然律,由治世而乱世,再由乱世而治世,人永
远无法改变。所以君子要懂的避祸,一但社会正在时间轴上的乱世,
你就得躲起来,不然你无论怎麽努力终究永远白费。
这种思想成功的解决了上述儒家的矛盾:既然社会能『自动的』由乱
世变成治世,那麽儒家就应该追求『隐退』,免得个人修行受到社会
的污染而不能达到最高的天人合一之境界。
结果,没有宗教情怀的中国文化,却产生比出世宗教更为出世的文化
现象。
基督教在教义上是追求死後的新生,是否也与中国儒家落入一样的陷
阱呢?
没错,太过追求死後的世界,人有脱离现实、光说不练、自私自利的
危机;看看西方中古时代历史,也的确在基督教社造成许多严重问题
:追求出世的修道被文学家嘲笑是男盗女娼的场所,『十日谭』可以
说是个证据。当然事实上没有那麽夸张,但是造成中古世纪社没有进
步则是事实。
结果基督教日後改革,主张一个看起来好像非常『无情』的想法:『
预选论』。因为上帝既然是公义,那麽上帝绝对不可能被人类『贿赂
』;也就是说,除非上帝『预定』你可以得救,否则你绝对不可能先
做了一堆坏事,然後捐一亿元给教会或上帝,就以为自己可以逃避上
帝的公义审判。同样的,如果你今天做恶,只要上帝预定你可以得救
,你自然有完全被更新生命的可能。
『预选论』的详细内容我在此不多谈,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个重点:
正是因为基督教改革後主张的『预选论』,所以,追求宗教情怀的人
,不再追求自己一个人躲起来面对上帝,或自己一个人躲起来苦行。
因为在预选论思想下,上帝不可贿赂,你天天叫上帝,除非上帝命定
你叫,否则一点意义都没有。而你自己无论有多高的修行,如果不是
出於上帝,你再如何当圣人都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基督新教徒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一个最独特的『宗教追求方式』
上的大革命:因为上帝不能以『个人修行』加以贿赂,所以人生活在
世界上就是依上帝所命定的本分努力实践,所以基督徒绝对不能天天
念上帝而不事生活,基督徒如果有恩赐,例如科学研究能力;那麽这
表示上帝命定他要成为专业科学家(不然上帝给你那种能力干麻?)。
你不必靠禁食啦!拉人受洗啦!表现爱心与修行啦!来证明你是上帝
的选民;你必需活出上帝要你成为的形象来荣耀上帝。
所以,为科学而科学,为艺术而艺术,这种『以宗教热忱认真进行现
实生活』的态度在基督新教手中产生,因此造成韦伯在『基督新教伦
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看到的:正因为这种从『离世修行』转
到『现实生活实践』的宗教心理大革命,西方社会才能成功进行资本
主义与现代化社。
如果没有这种改革,想想看,信仰宗教的人有多少,如果这些人全都
追求『离世修行』,那麽这个社会会怎样呢?
所以,从『追求死後永生』,不见得一定走向不顾现实之路。而且正
如我以上所论证的,反而因为信仰上帝,而增加对现实生活的实践热
忱呢!
因此我才坚信基督教可以更新中国文化,想想看,中国文化是不是最
缺乏这种『肯定现实生活意义』的精神?
psycho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16.19.28.2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