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erk(如空)
整理人: yerk(2003-03-22 19:54:00), 站内信件
|
2003年第四天,有个北京的朋友回家来看望生病的母亲路过本市,我们约定中午请他吃顿东北农家饭,让他感受一下家乡的美食,因为不这样,自已不会吃道儿违的农家风味。
来到这家饭店,服务员都是身着象过去农村大棉被的红花式的衣服,看起来与这个饭店的装饰非常协调,大厅内有个草棚,那里有师傅进行熏酱制作,还有一个师傅在制作煎饼,那可是专业水平的制作,还有两位小姑娘在包饺子,一派农家情调。饭店装修完全是农家风格,其中每个单间都有着一个农村地名,门口都挂着红灯笼,煞是有着吉庆气氛。大厅的装饰也象农家小院一样,以一些园木条搞成栅栏式,进行了一种装饰性间阁。
点的菜也基本以农家菜为主:酸菜、雪肠、豆角排骨,皮冻等等,吃着非常的顺口,喝酒我们没有用玻璃杯喝,而是把茶杯当做了酒杯,这样才能够一次干掉一杯啤酒。其中我们喝一种牌子的啤酒,而有一位朋友非要喝另外一种普通大众型的,说是喝我们的这种牌子的酒上头。大家议论确实如此,一些人的口味有时难以调整,有的人专门只能喝一种牌子的,喝别的牌子就会头痛,这也真正应了众口难调的道理了。想当初,我们的生活并不富裕,选择也不会很多,更不要说调一下口味了,可见现在人们的生活确实好了许多。
喝酒间,大家谈起了十多年的生活变化,从而引起了对政界的变动的探讨,北京的消息和当地的消息让我们有着新的探讨。通过探讨,我深感自已无法讲政治,因为一些政界人物的名字和所经历和简历我竟然不知道,那些都是在报纸上刊载的,而且即使是身边的可能影响自已生活的人,也是好不知情,真是惭愧的很啊。想一想,如果是政界,不知谁是你的上司和领导,谁将来会是你的上司和领导,你如何去做你自已的事情。看来我今生不会与政治有缘了。
不过这顿饭吃得还不错,七八个人,仅用了三张大票,如果在小南国,还不得十张啊,东北菜就是比南方菜实惠。
Online 20030105
---- 评是非得失,论成败兴衰。
【评论空间】
特约评论员——如空(yerk)
编号:007
【评论周刊】第三期已经出刊,请大家点击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