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基督教(Christentum)>>基督教(Evangelische Kirchen)>>基督教信仰与科学、理性>>〔张首晟〕科学与信仰

主题:〔张首晟〕科学与信仰
发信人: jidian()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8:55:10), 站内信件
科学与信仰

作者: 张首晟

抄自“人生信仰论坛”

人类发展至今,科学与信仰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信仰承认
超自然的存在,而科学研究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两者的关系到底如
何,是每个信徒关心的问题,也是许多科学家朋友走进信仰之门的必
经之路。目前的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更使我们有必要深思这一问题。 

现代科学起始於文艺复兴的欧洲。当时发生了一件科学与宗教冲突的
重大案子,以致于后人讨论科学与信仰的问题时总是提起这个案子。
科学家伽利略通过许多科学实验证明了地球的自转,但是罗马教廷声
称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有永恒不变的地位。教皇滥用他的权力,加罪
於伽利略。但是伽利略在教廷听完了他的审判之後,不屈地说道:“
它(地球)依然在转著。”

四百年後的今天,历史已毫无疑问地证实了伽利略是正确的,罗马教
廷也正式向伽利略道歉。但是这一案子引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教
皇加罪於伽利略,当然很重要的原因是伽利略对教皇个人权威产生了
威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另一面是,任何信仰必然形成一种世界
观,一种来自於信仰对於自然界的一种观点。虽然信仰本身是主观抽
象的,但世界观却与科学研究的范围有重叠之处。就如当时罗马教廷
的确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形成了与当时科学的冲突。

所以在我们深思科学与信仰的关系时,一定要回答几个重要的问题:

什麽是基督教的世界观?

这世界观是否与科学知识有冲突,是否与未来的科学知识有冲
突?

基督教的世界观与别的宗教有何不同?


  伽利略的对与错 

要了解信仰与现代科学的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现代科学带来的知识
。伽利略对科学最重大的贡献,并非是发现地球的自转,而是奠定了
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伽利略认为一切知识来自於实验,而不是来自
於人主观的思想。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精确的实验仪器,我们
可以测量一切,了解自然界的一切。伽利略的观点带来科学飞速发展
,但也带来一个“信仰危机”。如果我们能用实验手段了解自然界的
一切,为什麽我们还需要信仰?

伽利略在地球自转一事上的确是正确的,但是,他认为实验能测量自
然界的一切,这项信念已被二十世纪的物理学证明是错误的。例如:
如果我们要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我们必须用实验手段去测量它。但
是,测量的过程一定有误差,使我们无法了解物体真正的位置。伽利
略的观点认为我们的实验手段一直会进步,实验误差会越来越小,这
样,我们可以渐渐地逼进物体的真正位置。这一观点在宏观世界中似
乎是正确的,但是在对原子世界的研究中却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我
们测量的过程会改变物质本身。这种改变在宏观世界中是微不足道的
,但在微观世界中却很明显。例如,我们要测量基本粒子的位置,我
们可以用显微镜,但显微镜一定要用光源。当光源作用在基本粒子上
时,虽然基本粒子的位置可以看清许多,但是它的速度却改变了,测
不准了。

原子物理中的量子力学发现:不论用多麽精确的实验仪器,测量的位
置与速度的误差,始终大於一个常数。也就是说,我们永远无法同时
了解物质的位置与速度,不是今天不可能,明天不可能,而是永远不
可能。

在物理学中,位置与速度是描写物质的最基本性质。所以这一“测不
准原理”是十分令人震惊的。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临死都为此深
感痛苦。这一原理从根本上推翻了伽利略“实验能够了解自然界一切
”的观念。测量物质的位置与速度是一个科学问题,但却不能通过实
验来回答。


 理发师的数学命题 

物理学中有这样的不完备性,数学中也有这样的不完备性。数学是建
立在一些公理上的。从这些公理出发,可以推导出许多定理,构成数
学的结构。判断数学的正确不需要实验,但需要证明数学的结构没有
自相矛盾的定理。数学家们相信,任何公理系统里的命题,最终能够
被证明是正确还是错误的。但是,这个两千多年来的信念也是错误的
。在三十年代,数学家哥代尔证明,在任何数学公理系统中,都存在
一些数学命题是无法判断其正确性的。哥代尔的证明十分深奥,但是
他的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个村里有位理发师,他说
:“我要给这村里所有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当这句话用於他人时
,有很简单的答案,但是用於理发师自己,却是矛盾的。如果我们假
定理发师给自己理发,得出的结论是:他不应该给自己理发。如果我
们假定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得出的结论是:他应该给自己理发。所
以理发师是否要给自己理发的“命题”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命题。也许
读者会觉得这不过是一个文字游戏,这矛盾来自於人类语言的不精确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在最严格、精确的数学语言中也有同样自相
矛盾的问题。

以上的两大发现根本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

以前我们认为科学的知识、实验的手法一直可以无限地发展,今日的
不知可以成为明日的可知。但以上的两个例子根本改变了我们对科学
的观念。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测量物质的位置与速度,误差永远大
於一个常数,并非是今日的仪器不够精确。而是永远无法精确。同样
哥代尔的定理告诉我们:数学中一些命题不能证明或证否。并非是我
们今日的数学知识不够,而是永远不可能被证明或证否。这两个原理
告诉我们,科学有永恒的局限,有不能在将来改变的局限。



 局限之外有无意义?

这两个原理就是告诉了我们科学有永恒的局限。由於它们是科学的原
理,它们当然不能告诉我们在这局限以外是什麽。许多科学家认为,
这局限之外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但是人类始终追求高一层次的统一
和完备。这两个原理本身不能告诉我们这高一层次的原理是什麽,但
是却能告诉我们这高一层的原理不但不会与今日的科学发生冲突,也
不会与未来的科学发生冲突,因为这高一层的原理建筑在科学永恒的
局限之外。

这高一层的原理是什麽?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成功,是由於主观与
客观的分离。但是科学的最大局限,也是由於主观与客观的分离。测
不准原理是由於观察者(主观)对被观察者(客观)的影响。同样当
理发师把他的命题用於他人(客观)时,并无矛盾,当他把本用於他
人(客观)的命题用於自己(主观时),才发生矛盾。所以我们可以
理解,在科学的局限之外的,一定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对于科学,
追求统一是最高的目标。过去人们认为物质与能量是两个不同的量,
而爱因斯坦E=MC~T85S2;2的公式却把它们统一起来了。爱因斯坦
终身的梦想就是把宇宙所有的作用力统一起来。所以追求主观与客观
的统一,虽然不是一个科学问题,却是科学追求统一的理想的延伸。

什麽叫做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当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一定的主观性。
以下所谈,乃是笔者自己的感受。人类的最高追求,莫过於“真善美
”三字。科学可以回答真与伪之别,而唯有主观意念才能判断善与美
。追求这三者的统一,便是追求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爱因斯坦E=M*C*C
这一公式是科学的真理,是可以用实验来证明的。但是,科学家们看
到能量与物质的统一,看到宇宙之宏伟,却能被这样一个简洁的公式
描绘出,不禁拍案叫绝,赞叹这真理之美丽无穷,这种感觉是主观的
,是不能用实验来证实的。它来自於科学,却超之於科学,是主观与
客观的统一,也是真与美的统一。



  真善美的统一

如果宇宙是无序无主的,很难想像会有如此简单的公式可以描写宇宙
运动的规律。如果宇宙的存在毫无目的,为什麽客观的真理会引起如
此奇妙的主观美感。圣经告诉我们:“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道就是神。”宇宙的存在与运动的规律乃是神创世之道,这道
既是客观的真理,又是至美的主观感受,乃是因为神是真与美
的统一,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因为道就是神。

真带出美,美带出爱,爱带出善。神创世之道的简洁美丽,包罗万象
,使我们深深相信神必爱他所创之宇宙,所创之人类,也使我们深信
,神救世之道,也必像他创世之道一样的简单,一样的包罗万象。
圣经告诉我们,神救世之道乃是“因信称义”。人的得救,并非
是靠行为,乃是靠信心。此道何等的简单,何等的包罗万象!神爱世
人,要救一切世人,非这样包罗万象的救世之道不可!因为行为是有
时代标准的,这标准是非永恒的,非每人所能及的,但是信心的标准
是个人的,是永恒的,是人所能及的。看神救世之道,正像神创世之
道一样,简单而包罗万象,在创世之道中我们看出真善美的统一,在
救世之道中我们也看出真善美的统一。可见求神之道,正是我们所追
求的主观与客观的高层统一,是真善美的结合,是科学追求的自然延
伸。

所以我们看到科学与信仰不但在今天没有矛盾,将来也永远不会有矛
盾。科学有永恒的局限,永远被主观与客观的分离而限制。
信仰是建筑在这一局限之外的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这高一
层的原理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善美的统一。神创世之道,与他救世之
道一样,简洁美丽,包罗万象。追求科学局限之外的真理,本身并不
是科学,却出自科学、包含科学也超越科学。作为一个科学家,观宇
宙之宏伟,悟神创世之真道,见包罗之万象,念神爱世之伟心,醒失
落之痛楚,谢神救世之至善,其乐无穷也!

是的,信仰是超於科学的选择,是每个人主观的选择,但这是何等奇
妙美丽的选择!

---
作者来自上海,先在柏林自由大学取得学士及硕士学位,後在美国纽
约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职史丹福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16.19.28.213]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