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客家风情>>〖山清水秀.名胜古迹〗>>【 图片景观 】>>深圳客家民居 ZT

主题:深圳客家民居 ZT
发信人: gaosuiying(winchen)
整理人: lyl0753(2003-01-06 21:21:48), 站内信件
http://www.nihaotw.com/news_images/site3b.jpg
              龙田世居
http://www.nihaotw.com/news_images/site3a.jpg
              大万世居

 (一) 大万世居
  位于坪山镇坪山墟西南,为古堡式客家围龙屋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规模宏大,占地1.5万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楼,正面有大门楼,均有高高的围墙相连,围墙上有走马廊相通。围内的房屋建筑均为县山顶瓦面,左右两侧为厢房,后为围屋,号称"九天十八井"。正中为三进三开间两两天井的"端义公祠",祠内有一木匾,上书﹕"赞政宏才。乾隆五十六年选授职员曾端义立。"曾端义是"大万世居"的创建者。围龙屋大门向南,门楼上塑有"大万世居"四个大字。大门前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侧仍保留有旗杆石。 

  (二) 龙田世居

  位于坑梓镇,为古堡式客家围龙屋建筑。周围皆是田洋,最外一层是高4米、厚0.5米的围墙,围墙内是宽达16米的护围河,围屋座北向南位于中间,围屋外两侧傍河处各建有一排房子,围屋前有宽敞的晒谷场及与围河相通的池塘。整座围屋四周壁立、高不可攀,南面大门上有一门额,上刻﹕"龙田世居。道光十七年丁酉岁仲夏谷旦隽卿建立。"围屋主要用三合土版筑而成,另配以砖瓦、木石结构,屋面为瓦面县山顶,四角及北面正中设有四层楼高的炮楼,炮楼间连以跑马廊,以互相援救。围屋内有天井、水井、祠堂及住房等,占地5000平方米。现该围屋仍聚居60多人,另有10多户旅居港澳及海外。

  (三) 鹤湖新居

  "鹤湖新居"是全国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它规模宏大,是客家建筑艺术的结晶﹔位于龙岗镇中心罗瑞合村,距深圳市区28公里。

  "鹤湖新居"为罗氏所建,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历三代数十年建成。罗氏原籍为福建宁化,宋代其祖小九公从江西赣州宁都迁至广东兴宁定居,人口不断繁衍,罗氏子孙遂离祖居遍华夏,蔚为望族。乾隆二十三年(1768),罗氏十六世祖瑞凤公从兴宁迁至龙岗圩马福头立业。初为小贩,擅长经商,勤俭致富,后积百万家财,始建罗氏住宅,聚族于斯,至今已二十五世,子孙遍及海内外。

  "鹤湖新居"占地面积为2481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530平方米,南北宽185米,东西长109米,共有179个居住单元,每单元由1-3间构成,有数百间房屋,可住1千余人。四周有坚固的城廊状围墙,呈方形。正面有大门三个,两侧小门各一,大门雄伟壮观。围墙内民居似"回"字形,整座建筑均由内外两围相套而成,外围平面前宽后窄,平面呈银锭式。内围也有高墙与外围相隔,平面呈现方形。屋宇、厅、堂、房、井、廊院布局错落有致,天街复杂,像座迷宫,易守难攻,有"九天十八井,十阁走马廊"之称,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