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千秋岁---古今评论】>>【杂感】>>辟一片心中绿地

主题:辟一片心中绿地
发信人: -aoding-(静语蓝山)
整理人: yerk(2003-03-22 20:26:03), 站内信件
 
 
 
    生活在大都市,绿,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种秀木翠竹芳草碧水的绿,近年来,不再是一种奢侈品了,全国各大城市,从北京到上海,从天津、大连到广州,从沿海到内地,无不尽各自的条件,在城区内开辟绿地,尽可能地让超密度人口的城市居民开门见绿;同时也成了一种社会时尚:在商店里,在家庭装饰、餐桌的食品上,也尽可能地沾上“绿”了。
    一个“绿”字,将人的生活水准,文明程度,提到了新的高度。
    这高度,自然而然地逼使自豪自信的当代中国城市人,问一句:在发展生态产业、营造生态小区、结构生态建筑、倡导生态伦理、重视区域生态安全……的你,是否在自己心里也开辟了一片或大或小的绿地呢?也就是说,在支持建立城市生态系统的同时,是否在同步修筑着精神生态?
    辟一片心中绿地,这是一种与自然生态同样重要的精神生态。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的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开发的初期,难免或多或少带着资本原始积累的那种血淋淋的痕迹,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经济的繁荣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态的要求,与优良的自然生态同样迫切。在这里,我不说钱权交易;也不说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怕吃到瘦肉精喂出的猪肉,激素催大的番茄,用泔水油煎出的油条,进了救护室不交钱就不给你抢救,遇到危急时,只见围观而不见援手,也不说电台播音员把“罹难”报成冷冰冰的“丧生”……就说一件看来微乎其微信口而出、信手而为的“小事”吧:有位病卧在养老院的孤老,托人到有关部门领取养老补助的时候,工作人员要这位代理人去开具一份此人是否活着的证明。于理,绝不能说错,甚至可以说很认真负责。然而,听来却令人寒心。叫一个在生死线挣扎的孱弱不堪的大活人,为了一份本来体现社会关怀的补助,竟要别人先来证明一下他还没有死!
    这自然是个别的,但足以说明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以心灵深处布“绿”的方式来营建精神生态,的确远比拆迁旧区、治水建绿来得艰难。
    让我们都来辟一片心中的绿地吧!这一片心中绿地,和城市中的自然绿地一样,既是为虫兽飞禽、水木花草而留的,更是为了万物之灵的人而留的。这一片绿地,未必供人的感官观赏,而是让千万心灵去感受的。这是自然生态的作用,也是精神生态的独有特点。正如人类生存最需要的氧气。据说,氧气的质量取决于空气负离子的多寡。空气负离子每一立方厘米达700个才会感到清新,1000个以上才有利于健康,8000个以上,则可以医治多种疾病。在大都市人口密集的火车站之类的公众场所,就是要通过看不见的那片林木花草,无声地释放最大数值的空气负离子。这是特殊的空气负离子。这空气负离子表现为自尊自重的同时,更要给人以人格的尊重与生命的尊重;表现为追求个性的同时,也是为了帮助他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你心里那一片绿地开辟了吗?开辟得和城市具有一样的气派了吗?你这片心里的绿地,是否也养护得草木葱茏,天青水碧,四季常青,让每立方米空气中的负离子,达不到8000,也能保持在700以上?
    都来辟一片心里的绿地,并捧着“我”的这一片绿地,去融进精神生态园的伟大工程吧!眼下我们不妨时尚一点,来一个“与国际接轨”,将心中这块绿地的开辟,体现在这样一句问候中:“先生,您需要我的帮助吗?”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