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aosuiying(winchen)
整理人: 9905979(2003-01-05 00:00:14), 站内信件
|
品茗在阿里山
--------------------------------------------------------------------------------
2001-10-12 12:48:52 来源:千龙新闻网
我对茶经茶道是一无所知的,少年时陪父亲一起喝花茶,成年后改喝绿茶,饮茶对于我,与其说是嗜好,莫如说是习惯。同朋友促膝相叙,或饭后静坐长思,无茶相伴简直不可思议,这种习惯既是生理需求又是心理需求,并且极其微妙地融入世代中国男人的文化性格了,记得几年前我和张贤亮、张宇到以色列访问的时候,刚下飞机我国大使就派人送来热水器和茶叶,让我们非常感动。然而我对茶始终不能细微品评,只要苦涩里含清香也便可以了,不像我对香烟那么苛求,只认“中华”和“红塔山”,对其他品牌却难接受,当然,有时朋友相赠上好的碧螺春、龙井和黄山云雾,我也能感到格外清淳,却难以道出其真髓。
真正感悟茶趣,是去年秋末在阿里山饮茶。我们是从日月潭驱车前往阿里山的,经过几番山环水绕,抵达阿里山宾馆时已是下午四点了。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在古木参天的森林中行走,清风润骨,细雨沁心,真有一种神通旷古的感觉。陪同我的台湾诗人绿蒂说,阿里山这片原始森林有三万公顷,从山麓到山顶有热、暖、温、寒四个气温带,因此有四个气温带的树木,其中红松、扁松、亚杉、铁杉和姬松,合称“阿里山五木”,而最独特神奇的是“神木”,树高50米、树龄3000年、树围20米以上的方可称为神木,这是阿里山独有的奇观,我遥遥相望那些参天神木,真是宏硕绝伦。这时我仿佛感悟到,大约因为“高山青、涧水蓝”,才让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才让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同时也让奇木旷古和茶韵如仙吧。我们沿着清幽的山路来到受镇宫前,这是一座规模不大但金碧辉煌的庙宇,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有上万只蝴蝶汇聚于受镇宫的大殿之中,这大约又是一种特殊的气温使然。宫前有一座茶棚,老板娘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品赏,看来绿蒂对茶并无很浓的兴味,而青年小说家石子,对茶却情有独钟,他让老板娘把各种茶都沏来品尝。这种品茶方式如同在广东、福建饮“功夫茶”,用一个大瓷盘托着几只精致的小瓷盅,随着热气飘然而茶香四溢。三人不语静静品茶,直到傍晚,山峦的剪影与庙宇的飞檐构成一种幽远的意境,我才进入饮茶的境界,先是润喉清肺,相继便感到心静如水,似乘一叶扁舟在清幽的湖面上荡漾,心中有一种超离尘嚣的宁静和隔世的旷远。看来品茶需要一种氛围和心境,茶也能创造一种气氛和心境,如果说酒是液体的火,它能燃起热情,让人放浪形骸,瞬间显现生命本真的侧影,那么茶便是流动的禅,在那种静谧安恬之中,去寻求心灵的净化。
---- ╭⌒╮下雨啦━┅~ ¤ ╭⌒╮ ╭⌒╮
╭⌒╭⌒╮╭⌒╮~╭⌒╮︶︶, ︶︶
,︶︶︶︶,''︶~~ ,''~︶︶ ,''
╱◥█◣ ╱◥█◣
︱田︱田︱︱田︱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