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乐不离蜀>>【窗含西岭千秋雪…………蜀都成都】>>【花重锦官城……建设与发展中的成都】>>琴台故径步行街改造主体工程完工 ,即将开街

主题:琴台故径步行街改造主体工程完工 ,即将开街
发信人: doue(巴通社公告)
整理人: doue(2002-12-30 15:53:20), 站内信件
  东有春熙,西有琴台,古装琴台路将遥望新春熙 

  成都市青羊区对外宣布,今年将把城西琴台路改造为一条“古装”步行街,与市中心的春熙路一古一今遥相呼应。并据此将百花大桥至南门大桥段的府南河打造成为一条成都的“秦淮河”。

  目前,改造方案正报请成都市政府审批。琴台路“古装”亮相琴台路是成都市一条有着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街区,有着浓厚的文化和商业氛围。但由于种种原因,琴台路上许多古建筑无法亮出迷人的真容。改造后的琴台路,两边的行道树及绿化带将全部迁走,同时,道路路面将全部由仿古青石板铺设而成。两侧古建筑立面也将作相应调整,拟涂上深色颜料,以突出琴台路悠久厚重的历史氛围。此外,为做到彻底仿古,琴台路上空的电线、电缆也将全部下地,并采用大量的仿古宫灯增添琴台路的古典色彩,道路两侧的路灯也将由50米一盏改为20至30米一盏。建条成都“秦淮河”据了解,此次改造中青羊区政府拟配合市政府提出的“南河游”,拟将百花大桥至南门大桥段的府南河打造为一条成都本土的“秦淮河”。改造后,百花潭公园北大门将成为“南河游”的起点,为使“南河游”更具特色,青羊区将对南河畔锦里路沿线房屋建筑实施改造。届时,一幢幢屋顶璀璨生辉的尖顶小楼,配合府南河光彩工程,将使府南河景观与临街建筑浑然一体,南河通航后,夜幕低垂之际,桨声灯影中,南河将成为成都的“秦淮河”。升级浣花风景区在琴台路改造的同时,大量集中古建筑、古文化的青羊正街、青羊上街、送仙桥艺术城、青华路都进行改造,结合杜甫草堂等文化名胜,着重突出千年浣花溪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关人士指出,这几条道路改造后,必将带动浣花风景区商业、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使浣花风景区全面升级。
 


四川在线消息  东有春熙,西有琴台。两条景观走廊如璀璨的明珠镶嵌于蓉城,一古一今,各显风流。24日,烟雨朦胧,刚刚完成主体改造工程的琴台路终于揭开面纱,我们跟随改造工程的总工程师刘世芳全程“探营”,第一时间向你呈现570米琴台路的悠悠古韵。



  

初游琴台 青石营造古韵





  通惠门路外,施工围墙尚未拆除,目光凝处,只见隶体“琴台古径”的大牌坊飞檐翘角,灵气袭人。启步前行,足下青石入眼。“这青色含蓄厚重,是明清时代的主色调!”刘工介绍说,16万块青石构筑了古色古香的琴台路,走在上面,仿佛溯时间而回,进入深邃的历史。

  在两侧人行道与车道之间,石面灰白的汉像砖带演绎着古代市井趣事、百姓人物、飞禽走兽、神仙鬼怪,琴台路可谓遍地是故事。


“铜车马”驶出历史

  百米开外,镇守北路口的“铜车马”雕塑牢牢扯住行人目光,骏马扬蹄,车轮滚滚,面色冷峻的朝廷重臣手把顶盖。车马过后,绿色扑面而来。油菜花的黄,草本植物的绿,紫罗兰的浪漫气息,把隆冬闹得不再冷清。刘工加快了步子,“琴台路是越看越美。”街边屋檐下的宫灯,幽幽之光还未亮起,却已迎风摇曳,风姿卓然。窨井盖别样感觉行程约半,一座蛟龙出海雕塑闯入眼帘,这神州灵物,龙爪紧扣,龙首向天,气势非凡!右侧有小道直通文化公园,一棵榕树立于园门,绿阴片片。朝左望去,有两座精雕小桥,荷花牡丹登台,桥连风景楼阁。公园红砖墙面凸出狩猎、农耕、砍柴、说书旧时景象,转角处的几个小鬼把持刀盾,凶恶却不妄动。细雨拂面,落地化水,静静入沟。“你们看,这也是杰作!”刘工指着窨井盖说。窨井盖铸成野兽模样,污水从兽嘴泄下。





“凤求凰”痴了看客

  快到街尾,主题雕塑屹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弹筝起舞,一曲“凤求凰”,痴了看客。那对灵鸟盘旋上空,漂游吟唱,淡淡哀伤。远眺,街对面百花潭公园。廊桥裹上盛装迎接夜航,散花楼映着暮色,正是不施雕琢的油画。刘工说,再过几天,琴台路就要开放了,人人都会在这里找到来自心灵的感觉。
  

三大亮点青铜雕塑

  《铜车马》:一进琴台路,《铜车马》雕塑便展示在眼前,内容为一个铜人赶着一辆疾驰的马车。雕塑高2.5米,底座长5.3米,宽2.4米,重近5吨,根据出土的汉代文物放大、仿真设计而成。《龙心灯》:位于琴台路中段的文化公园门口,青龙龙头顶着一盏几十厘米高的宫灯,脚抓几条蛇,形态张扬,栩栩如生。雕塑高约3米,重3吨多,也是根据出土文物放大、仿真设计而成。

  《凤求凰》:安放在琴台路靠南河一侧,设计者通过抽象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讲述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琴台路也因这一历史典故而得名。雕塑高约5米,重4吨多,是琴台路的主题雕塑。

  仿古宫灯60盏

  白肚方形宫灯,29盏双挑仿古“石雕灯”,还有一些极具个性的圆球宫灯、菱形宫灯,纷纷挂在琴台路沿街仿古楼上,营造出怀旧的情绪。整个琴台路两侧建筑飞檐吊梁的轮廓通过“美勒灯”勾勒出来,安置在青瓦沟槽中细小的金黄映射灯,使整个屋面金碧辉煌,建筑物顶部闪烁的泛光灯则使琴台路的夜景凭添一份朦胧之美。

  汉画像砖

  琴台路两侧人行道和车行道的交界处,各有一条0.8米宽、反映汉代盛世场景六个主题的砖带,总用汉像砖900多块,每块汉像砖长1米、宽0.8米。每条汉像砖带约500米长,隔25米便有一段关于这些图案来历的中英文介绍。在中心地带,将安装刻有狩猎收获、载歌载舞、汉阙天门、骑吏等四块2米长、2米宽的汉像砖。整条汉像砖带连起来,反映了汉代人们繁荣富足的生活。


感受细节


  古典门牌

  为了确保整体景观风格的协调,琴台设计方案尽求完美统一,原商铺门口蓝底白字的铁皮门牌全部换成富有古典特色的新门牌。新门牌呈椭圆形,镶有金边,门牌字为汉代隶书,这也是成都首次采用艺术形式的门牌。

  汉白玉桥

  琴台路中段,三座小型汉白玉桥“飞架”在路边人造小渠上,桥上刻着流水、荷花,在楼宇之间别有一番韵味,构成了琴台路的一道独特风景。

  古色十足

  琴台路上看不到一台空调,所有的卷帘门也被换成木门,沿街各商家趁着琴台路改造的机会,精心地装修店铺,一些店铺甚至把以前的铁货架换成了古香古色的木货架,上面还雕刻有花鸟虫鱼,墙挂古画,整条路上没有杂色。  

 



----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