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纵情山水】>>〖闽南画册〗>>【漳州风光】>>仙 字 潭  ZT

主题:仙 字 潭  ZT
发信人: gaosuiying(winchen)
整理人: lovelygirl_530(2002-12-30 14:34:47), 站内信件
http://www.nihaotw.com/minnan/images/xianzitan1.jpg

http://www.nihaotw.com/minnan/images/xianzitan2.jpg

http://www.nihaotw.com/minnan/images/xianzitan3.jpg

 仙 字 潭 

  名闻遐迩的仙字潭,位于华安县沙建镇境内汰溪下游。汰溪自西北蜿蜒而来,到此遇峭壁,折而向东,漩成一泓碧水。在临潭峭壁上,有东西宽20米、上下高8米的悬崖镌刻着大约60个符号。有似巫师作法,有似舞女蹁跹,有的像武士踞坐,有的像母氏图腾,有些人形大腹肚,有些人形妆尾饰或插羽毛,有的象盾牌又象兽形,形状古怪有趣。 

  符号大小不一,大者近一公尺,小者只十来公分,这些符号也无行距排列的规范,历代文人学士前往观摩、研究,皆不解其意,故称之为"仙字"。这里也就叫"仙字潭"了。 

  仙字潭是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据何乔远《闽书》说,那里的摩崖是唐代漳、泉界域纠纷的记录。贞元初(785~791年),就有流人李协破译为:"漳、泉两州,分地太平,永安、龙溪,山高气清,千年不惑,万古作程。"主观臆测,固不足信。而宋《太平广记》转引唐《宣室志》云:元和五年(810年),大文豪韩愈对它也感了兴趣,将所得拓本潜心精研,破译为"似上帝责蛟螭之辞",可也没有说服后人,连光绪《漳州府志》也说:"未知韩公何所据也。" 

  但不管三七二十一,有关仙字潭摩崖内涵的争论在距今1200年前就开始了。若从文字学而言,研究甚早﹔若从岩画学而言,则开了全世界岩画研究的先河,比西方研究岩画早了1000多年。 

  1915年,岭南大学黄仲琴教授对它进行实地考察,写成《汰溪古文》。他对人面像也认为,"或蛮王与其妻之写真,亦未可知。""谓乃画像,甚属有理。"学朮界普遍认为,黄氏是我国近代研究岩画的创始者。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仙字潭摩崖展开了一场"字乎?画乎?"的大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它是一幅记录征战的图像文字,应该如研读印第安人的图像文字那样,从表意方面去进行深入的引伸,理解和破译。

  笔者认为,仙字潭摩崖古拙、粗犷、原始、奇特的图像,反映了当时敬奉祖先和祈求子孙繁衍的强烈愿望,以及为进行祖宗崇拜和生殖崇拜而进行的巫朮活动的炽烈场面,具有东南沿海人种特有的文化性质,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近年来汰溪下游两岸及仙字潭附近沙滩与台地发现了旧石器,也不排除其为旧石器时代化石人类"漳州人"的作品的可能性。
 





----
╭⌒╮下雨啦━┅~ ¤  ╭⌒╮ ╭⌒╮
╭⌒╭⌒╮╭⌒╮~╭⌒╮︶︶, ︶︶
,︶︶︶︶,''︶~~ ,''~︶︶  ,''
╱◥█◣ ╱◥█◣
︱田︱田︱︱田︱田︱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