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闽南风情】>>〖闽越史话〗>>泉州湾古船厂陈列馆及其它

主题:泉州湾古船厂陈列馆及其它
发信人: tenmouth0(十口)
整理人: fantast(2003-04-29 09:21:33), 站内信件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设在开元寺内东侧,主要陈列室974年从泉州湾后渚港发掘的宋代沉船及其伴随出土物。沉船残长24.20米、残宽9.15米。船声扁阔,底尖,船壳板用2 至3重板叠合,有13个水密隔舱,主龙骨两端接合处均有“保寿孔”。根据研究,这是一艘13世纪泉州造的中型远洋货轮,长度为34米、宽11米、型深4米,载重量达到200余吨。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外观


宋代沉船



                      泉州与古代海外交通陈列馆
泉州有悠久的航海交通历史。公元6世纪南朝,这里已有大船通往南海国家。唐代中后期,它跻身于中国南方的要港之林。在五代和北宋港口经济继续发展的基础上,南宋至元代,泉州的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港埠,同亚非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频繁的贸易往来关系。泉州是明政府确定的唯一与琉球王国有官方贸易关系的港口。明清两代,大批泉州人迁徙海外,使泉州成了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居民的祖籍地之一。

展厅一角




宋至明代泉州生产的部分外销瓷器


                     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

唐代以来,尤其是宋元时期,数以万计的亚、非、欧各国侨民居住在泉州,其中以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为多,形成“市井十洲人”、“缠头赤脚半番商”这样一种“夷夏杂处”的万国都市景象。各种宗教如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天主教(方济各会)、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也相继传入,并建有各自大的教学。如此之多的宗教荟集一场面,和平共处,堪称为世界宗教史上的奇观。这里展出的200多方各种外来宗教石刻,均是泉州出土的珍贵文物。

展厅一角



伊斯兰教石墓盖



                    中国历代船舶模型陈列馆
中国木帆船是人类文明成就的象征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时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载体。展出的100多艘科学复原模型,是分布各水域的历代著名船型,主要各种客货船、渔船、战船、游船和出使船等


展厅一角





游船




汴河船




郑和宝船





泉州船




                       泉州海外民俗陈列馆
泉州海交民俗文化积淀了来自越族、中原地区以及海外的各种文化因素,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整合,形成为一种独特的、带有海洋气息的民俗文化。明清时期,随着泉州人向海外的大规模迁移,这种民俗文化又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华人社会,甚至对琉球群岛都有一定影响.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