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情系赣江>>
【江中悠友·个人专辑】
>>个人文集>>雾魂个人专集(wuhun001)>>散文集>>客家围屋Z

主题:客家围屋Z
发信人: wuhun001(雾魂)
整理人: peaky_xing(2002-12-27 22:31:22), 站内信件
http://www.cctv.com/specials/zbzg/siji/p/0122-1.jpghttp://www.cctv.com/specials/zbzg/siji/p/0122-2.jpg

    位于三江流域的江西省龙南县,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至今保存着370多座充溢着浓郁客家风情、形态各异的围屋。它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五大建筑。这些高大的建筑、奇特的结构、精湛的工艺与迥异的风格,令许多慕名前来观赏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已。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赣南的客家围屋始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尚存有500多座,而其中大部分都在龙南县,各式各样风格迥异大小不一的客家围屋在这块1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说是随处可见。围屋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都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这就无怪乎人们把龙南称之为“客家围屋之乡”了。虽然我们所看到的龙南客家围屋尚不及十分之一,而那些别具一格的建筑却已深深地烙入我们的脑海中。在龙南现存的客家围屋当中,除以高耸坚固而著称的燕翼围和以规模宏大而驰名的关西新围外,还有位于果仁镇圩镇旁按八卦地形建造的栗园围,围内有水田、池塘、果园,占地面积更大于关西新围。围中房屋取势、定向,接龙脉、定穴位、合阴阳,依照八卦演绎而成,东岔西弯错综复杂,内有“生门”、“休门”之秘,如不熟谙围内地形贸然进入,则很容易迷路。还有位于105国道旁临塘乡黄竹陂的谢屋圆围,围屋前有条河环绕,整个围屋呈圆形。这种圆围多见于闽粤地区,在赣南是较为罕见的。位于杨村镇东水小学后一座半圆围,背靠青山处是方形,前面地势较宽则建成圆形。整个围屋呈扇形,十分奇特,别有一种格调。另处还有桃江乡清源村风格奇特全用花岗石建造的龙江围,关西镇精小玲珑的沙坝围以及杨村镇上坊和背夫岭两座风格构造与燕翼围大致相似的永藏围、光裕围等。370多座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犹如一颗颗镶嵌在赣粤边陲龙南热土上熠熠生辉的明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考察研究。 

   走进一座座客家围屋,犹如走进一个个不同的天地,感受到各不相同的情调。从客家围屋中那些雕梁画栋的精湛的工艺上,从那些设计高超奇特的建筑风格中,从那些柱檐堂壁上精美细腻的绘画图案和书法墨韵中,我们感觉到深厚浓郁的客家文化,感受到客家人精湛高超的艺术修养,感受到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和他们丰富多采的情感世界与生活。 

   2月4日,第九期《直播中国》将带您走进赣南客家围屋——“乌石围”,去了解客家人特殊的居住方式、生活习惯、礼仪风俗…… 



    PS:小的时候天天在这些围屋里转呀转,可是就没有想到这也标志着某些民族的记载。

    再次回到家乡的时候,却也很想到乡村里去,看看那些我们留下记忆的土地。只可惜离开乡村的时间太久太久了,只有模糊的记忆可以延伸些幻想。


----
我看见橱窗里的鞋子 
我想买一双   但是又停止脚步 
其实  我脚上的鞋子 
已经足够让我走完 
剩下的全部路程......    

垮掉的一代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