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乐不离蜀>>【吃在中国,味在四川】 >>河水香茶

主题:河水香茶
发信人: beijingzhzj(鬼不缠)
整理人: doue(2002-12-26 23:02:52), 站内信件
  那个时代,“河水香茶”是成都的一种时尚,如同今天的纯净水、矿泉水。
  一则趣文:“保路运动”时,成都各行各业罢工、罢市都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唯有“挑水夫”罢工没人支持。“挑水夫”们刚罢了一天工,民众便一致反对,说是“害了自己”。于是“挑水夫”们只好又拿起扁担,挑起桶,奔跑于府河、南河与茶铺之间了。好在“挑水夫”们挺识大局,认为自己挑水也是为了大家“保路”。
  明末清初,成都人喝茶,普遍认为河水比井水好。那时成都街巷共516条,茶铺就有454家,几乎家家都挑着一盏标着“河水香茶”四个红黑相间宋体字的大纱灯,否则茶客就不上门。这些茶馆都备有大型砂缸,河水经过滤后,烧沸供茶客们饮用。一般人家不可能做到天天挑河水吃,也没有这种过滤条件,所以许多人爱到茶馆喝茶,茶馆的生意十分兴隆。据民国时期一份资料记载,那时成都每天的茶客达7万人左右,占了城中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当年成都有一家茶馆的门口挂着这样一副妙趣横生的对联:忙里偷闲,吃碗茶去;苦中作乐,拿杆烟来。便是广大茶客的心理写照。当然,喝茶也是有等级之分的,中上层人士坐在高档茶铺的包厢、雅座,用在著名瓷窑定制的盖碗茶具,喝上品的“雪芽”、“宫”、“雨前”、“雨后”;一般市民坐在普通茶铺,用金属制的盖碗茶具喝当年新采的细茶、嫩尖嫩叶;广大体力劳动者则往往是路边一条长凳、一个斗碗,喝茶杆子、边茶、刀子茶、苦丁茶。这其中,唯一没有等级之分的,是那清澈的河水。
  长此以往,为了节省挑水费用,很多茶铺就开在了河边。每天凌晨,府河、南河两岸人影幢幢。一个个小工忙乎着生火炉,烧开水,一缕缕轻烟、一团团蒸汽弥漫在街头河面。朦胧中,巷口那边清清脆脆的木履声由远而近,喝早茶的来了!一道多么生动独特的民俗风景线。
  府南河水如此受成都人喜爱,清末修建“劝业场”时,为发展场内的饮食业,官商合办起了“利民自来水公司”,从万里桥下起水,管道输送到修建在华兴街的蓄水池中,再用人力在池中挑水使用,时称“人挑自来水”。“劝业场”成为全城最先使用“自来水”者,该场的茶馆也立刻以“水好”而扬名。成都的其他茶铺无此条件,仍得请人挑河水烹茶。直到本世纪50年代,成都大多数街道都通了真正的“自来水”,“河水香茶”这个招牌才在成都街头消失了。
  曾几何时,清波绿浪的府南河水已变得浑浊不堪、臭不可闻,不要说饮用,就是行人从其边上过,也常常掩鼻。90年代,成都市人民政府下大力气整治了府南河,收到的成效之大,以致得到了联合国“人居奖”。然而,时过境迁,物换星移,人类在发展文明的同时毁坏了大自然,大自然也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厚待悔过了的人类。“河水香茶”还是、也只能是上了年纪的成都人的一个遥远而美好的回忆。


  



----
 享受生活的快乐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