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vivilin(eye)
整理人: doue(2002-12-25 18:24:18), 站内信件
|
天府之国的四川总给外地人一种没风没灾,衣食无忧,山清水秀的想象,也常听到有人用诸如不思进取,井底之蛙等词语来形容四川人的个性,来到四川来到成都方才发现还有阴暗,拥挤,角落,安逸和慵懒可以表征一个真实的蜀地。
遍布全城的小酒吧和咖啡屋;随处可见的茶馆与小麻将;市井街头的龙门阵与川剧院;以及由此滋生的说书和挖耳行业,不禁让人诧异这发绿的空气。盆地,盆地,成都就是井里面那只潮湿到手脚麻木头脑生锈的青蛙。
当我来到绵阳,来到这个四川第二大城市的火车站时,我看见干净到 地上没有一张废纸的站前广场,我看到一群男女老少追赶着一辆没有停稳的公共汽车,车门打开的瞬间只留下喧嚣,老弱病残专坐上面的老少爷们和莫然的售票员让我很沮丧乌托邦。在开往该城唯一一所高校西南科技大学的路途中,司机开错了方向并且违章倒车,窗外一色的农田和不时传入鼻中的牲畜味让我很怀疑这是一辆行驶在二环路内的公交车。起伏的路面旁除了偶尔的几幢平房外,让我有些印象的东西是两只绵阳的牛看汽车时复杂的眼色。
第二天便出发,从绵阳到九寨沟的十个小时中,旅途的困倦和山路的崎岖让人懒得激动,懒得热烈,懒得愤怒,平原山谷间,云盖住头盖骨,力气只够上呼吸。一条变态的河几乎陪伴了旅途的全程,到达的时候才知道那水就是九寨沟的水。
五元一瓶的矿泉水和一元一个的馒头,一小时五元的网吧速度还凑和,许多三四层高的旅馆大言不惭的号称三星或四星,附近的农家似乎并不纯朴,说四川话的人和外地人得到的待遇总是不同。安顿好一切之后已经是夜里了,一公里来长的公路旁挤挤的有上百家宾馆,路边有小姐问我要不要洗头,旅馆的招牌上写着“公务会议,温泉按摩”。常常有鸣笛的警车吼着闪开闪开呼啸着,后面尾随着一些很暧昧的汽车,统一的挂着暧昧的窗帘。
早上的七点沟口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偌大的一个广场回荡着导游手里面小喇叭的声音,各色的旅游团小旗帜不伦不类地飘荡着。售票处的自动门用铁链锁着,留下的一扇由几名警察把着,一张贴在墙上的纸用简体中文写着“散客售票九点起”。就这样,作为中国散客我等候了两个小时,期间吃了半个一元的馒头,另外一半扔在九寨沟管理中心的门口。
九点钟的时候,警察叔叔们仍然没有放人的意思,说十点才开始售票;而门口卖保险的人物告诉我说票已经没有了,三天以后的可能有,可惜我看见很多人手持一张莫名其妙的纸便轻松的弄到了大叠大叠的票,所以我并不相信自己会进不了沟。最后是一个巧合一个意外让我们极其幸运的弄到了两张珍贵的九寨沟门票,具体过程没有任何的普遍性,我只能说是运气太好了。进去以后,满目疮痍的旅游团里,我们两个黄皮肤的没有小旗没有胸徽的散客显得尤其特殊。
九寨沟的风景的确是美丽的,但这不是我想在这里说的。
回旅店的路程中,几个日本鬼子在我们身前兴奋的叽咕叽咕,看得出也是刚刚回来的黄皮肤散客,我很诧异他们怎么能卖得到门票的,可惜我不会日语想问也难,转念一想会了日语的话也没有问的必要了,于是很有蹿它们下河的冲动。
可能由于是吃饭时间,昨天晚上揽客的小姐没有出现,的确是个小小遗憾。在一家小吃店里没感觉的吃过一碗拉面以后,我的九寨沟之旅就此结束,窗外警车仍然在张狂的飞驰,玻璃门内依然是杯筹交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