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eijingzhzj(鬼不缠)
整理人: doue(2002-12-25 18:01:05), 站内信件
|
在姹紫嫣红的中国酒苑里,全兴大曲为“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 五朵金花”之一,其芳名早已深入海内外千家万户。
全兴酒能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与它的历史悠久,其味醇和协调、浓郁爽口有关。
“古城蜀都,美酒‘全兴’,岁月悠悠,不磨其名。”远在汉代,成都酿酒之风已趋盛行。 仅从1975年成都西门土桥镇曾家包汉墓出土的画像砖看,就有《酿酒》、《宴饮》、《酤酒 》、《酒肆》四块形象生动的、栩栩如生的画像砖再现当时从制作到饮酒作欢的情景。历代 文人墨客也为美酒所陶醉,赞誉之辞更是举不胜举。唐代诗人杜甫有“蜀酒浓无敌”,李商 隐有“美酒成都堪送老”,宋代张能臣酒《名汉》中提到的“锦江春”和鹃城郫县的“郫筒 酒”等,也与今日的全兴酒有同乡共邻之美。然而,真正的全兴酒的产生是在博览古蜀都所 有美酒之后,于明末清初,由一位姓王的小客商经营小店发展起来,然后经营酿酒的。他一 直想继承蜀都众家酿酒之长,创一留芳百世的好酒来。可惜他过早去世。后代继承其遗愿, 直到其第三代于乾隆51年(1786)才在锦江边选中水井街为“风水宝地”。当时水井街有一大 佛石刻像。传说,佛像是用来压通海眼的。每天人们朝拜佛像络绎不绝,王氏兄弟便借这一 热闹场地,树起“福升全”牌子,意为“全身佛”三字的倒用。水井街从此成为烤酒的烧坊 地址。到了1824年,王氏一家又在署袜街得二亩三分土地烤卖酒,为求吉祥又更名为“全兴 成”。从此“全兴”二字随着酒的身份日高而名气益大。清代学者梁章钷为店书写对联是“ 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门一拱歪之乎”!近代文人于右任为店横书“全兴成”,郭沫若到带江 草堂品鱼也点名要饮全兴酒。著名洋琴演唱艺术家李德才更是几十年如一日,每次登台必饮 一杯全兴酒。他说:“此酒能提神润嗓。”更有饮酒者认为“醇香甘甜,浓冽爽口”,只配 全兴可称。
全兴酒成名受欢迎,还与它的窖池的用泥与精心烤制有关。至今有近百个老窖,泥土黄得发 亮,其泥取于成都北门凤凰山。代代业主“惜土如金,视窖如命”。在酿酒技艺上注重“火 、水、曲、人”四字,火,即指酿造发酵要掌握适应的火候,“摸温添水须看时,盛夏烤酒 当夜深”,是烤全兴酒的秘诀,掌握火候的微妙之处。水,是酒之魂,全兴酒在历史上取薛 涛井和锦江之水,目的是取一个“净”字,制成的酒自然清冽甘爽。曲,是全兴酒之骨,酒 家专门选在桃花盛开季节,制成“桃花曲”,盛夏制成“伏曲”,两种曲都必须存放三个月 以上,称为陈曲。人,指大酢师,配料“稳准细净”。
解放后,人民政府更加重视全兴酒的生产。在全兴老窖烧房的基础上,汇集各派酒师建成成 都酒厂。酒厂沿袭世代相传的精湛技艺,“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使全兴大曲有了很高的声誉。
1963年,全兴大曲成为全国八大名酒之一。1984年又获得国家名酒金牌,成为全国十三大名 酒之一。行家对它的评语是:“窖香浓郁,醇和协调,绵甜甘冽,落口净爽。”1988年9月 全兴大曲荣获国际金奖,紧接着又得到了“中国文化名酒”的殊誉。
---- 享受生活的快乐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