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乐不离蜀>>【窗含西岭千秋雪…………蜀都成都】>>杜甫草堂

主题:杜甫草堂
发信人: zizi_chan( )
整理人: doue(2002-12-25 17:54:33), 站内信件
   位于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公元759年12月,为避安史之乱,他从长安经甘肃逃亡到成都,第二年3月在友人的帮助下选定在西郊浣花溪畔建起一座茅屋,自诩为“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3年多,创作诗篇240多首,很多诗都是以草堂为题,触景生情而作。如“万里桥西一草堂”、“万里桥西侧,百花潭北庄”等,是写草堂的位置;“浣花溪水水西头,春江一曲抱村流”,是描写草堂的环境。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为后人推崇的千古绝唱。

  杜甫草堂当年有多大规模人们不得而知。现今我们游览的草堂是合并了东邻的梵安寺和西邻的梅园而成,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草堂内楠木参天,梅竹成林,古典式的园林建筑,带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成都游客最集中的观光胜地之一。草堂建筑从正门始,依次递进是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其中大廨、柴门是杜诗中提到的草堂原有建筑,诗史堂、工部祠则是后世为纪念杜甫而建。诗史堂正中是杜甫立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杜甫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故有“诗史”之誉。工部祠,是因杜甫曾作过检校工部员外郎而得名。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并有杜诗传人陆游、黄庭坚陪祀,室内四壁有少许碑刻文物。人们从这些简朴的供物中可以想像当年杜甫的清贫生活。工部祠左侧是一座“少陵草堂”碑亭。杜甫别名杜少陵,“少陵草堂”四宇系清代恭亲王手书。

  1985年5月在庆祝杜甫草堂建馆30周年之际,杜甫草堂博物馆正式成立。博物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文物中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现代的各种铅印本。其中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草堂内园林十分幽静,溪水婉蜒,桥亭相间,花径柴门,曲径通幽;并有春梅、夏荷、秋菊和四时幽兰相伴。 


----
網易成都社區四大傻之四傻≮長江四號≯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