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沁园春---文学评论】>>【综合】>>关于网络写作(2)

主题:关于网络写作(2)
发信人: gthm(易须)
整理人: yerk(2003-03-24 22:37:49), 站内信件
关于网络写作(2)
   关于写作方面,我经常乐意这样去比喻,写作就象武侠小说里的武功,最高境界当然是无招胜有招,喜怒笑骂,不拘一格,皆成文章,随便一个芝麻绿豆的小事情,他可以阐发出一通令人信服的大道理来,他不必有靠辞藻的堆砌取胜,好比武侠小说里说的“重拙大”,而有的人,辞藻堆砌非常华丽,一切技法的运用圆熟如意,极尽“轻灵巧”之曼妙,但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琼瑶的文章写的不错吧,不知道有几多少男子少女子为其疯狂,可是拿她的作品与钱钟书先生的相比,又如何?答案不言而明。
   我在网上(特别是在俺们的网易),见到的“轻灵巧”的花拳秀腿真的太多了,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恨黄莺儿作对,怨粉蝶儿成双”,要不就是今日对花溅泪,明朝望鸟惊心。这样的心情随笔随处可见,我曾经戏称为“鸳鸯蝴蝶派”。
   据我所知,网易里的很多朋友都是20-30岁,更有很多高中生,在校大学生。虽然他们里面也有思想非常成熟的,也有表现非常优秀的,但局限于自身的阅历,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对20岁的人,我们当然不能有过高的要求,他们的生活圈子不会很大,虽然有时也听到他们忿恨不平地说:我长大了,我已经不吃奶了。
   这时候不免又想起苏辙来,他19岁中进士后,给韩琦写信说: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述,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十九岁的苏辙,虽然因为一举题名而名动天下,却也不会头脑发热,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而飘飘然起来,他理智地看到自己闭门读书的弱点,知道自己交游不广,生活阅历未丰。恐怕由此而慢慢埋没自己,所以“决然舍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例子说明了阅历的重要。如同“功夫在诗外”这句话一样,无不应成为网络年轻写手的座右铭。

   我在其它的论坛看过人们对网络文学的讨论,新近推出的《诗典》也颇有代表性,自称最大门户网站的网易,能给公认的写手却几乎没有见过。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光说人家不公正吗?
   现在的情况是,现实里的作家诗人逐渐重视网络这个媒体了,在外面的一些论坛,经常可见他们坐阵。而我们的网易,如果靠原有的这伙鸳鸯蝴蝶,怎能闯出一片天地?
   据我理解,我们网易广州社区的好些版面的斑竹,包括精华和视点以及他们的推荐员,这些人就是社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孰优孰劣由其判别,这些当今的韩朝宗,很多20来岁左右,在校学生。请注意,在这里我没有丝毫的恶意和用心,我要说的问题是:网易的幼稚由此可见。
   事实上,我一直想知道,我们的网易,到底有多少个现实中的诗人作家入伙?他们是谁?他们在哪?
   如果答案是没有,那么我会倍感失望。也盼望社区能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有老资格的网友告诉我,现在的网易里一蟹不如一蟹,其写作水平只有下降,没有上升;看各个版面,且不论人气,其才气也很黯然了。
   我没有见过以前的辉煌,但最后一句话还是有同感的。不知道关心社区建设的朋友有何见解。以我愚见,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衰。同志们努力吧!
   
   



----
 
【评论空间】特约评论员:易须
 编号:018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