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观海亭—广武视野>>武侠影视>>英雄>>《英雄》主题发散性思考

主题:《英雄》主题发散性思考
发信人: yerk(破碎如空)
整理人: xjhao(2002-12-24 09:28:42), 站内信件
            《英雄》主题发散性思考

  在《英雄》的华丽外表下,人们不禁在追问,这部片子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许多媒体记者都与张艺谋探计过这类问题,但张的回答不置可否,有人说在残剑在沙地上写下的天下二字上,但这也确实显得单薄而直接了些,无论如何这种表面的文章即便是小学生也可以找出以其为主题的理由,但这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一切。那么,不如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英雄》到底表达了那些你不定期没有看到的内含。

             一、从故事中得出结论

    《英雄》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更没有很多的曲折让人感到揪心裂肺,只是四个刺客共同来刺杀其有着血债的秦王。但是,就是这个简单的故事,在编导的手中,并没有简单的对待,而是以倒述的手段,来把握着全局,实际上所有的场景只一个,那就是秦王宫,一个深宫和一个大殿,这里所代表的是权力与智力,所代表的大气概与小目标的对撞,所代表的是刺客与秦王的针锋相对。

    故事的进程是按一定的规则来办的。进殿百步,这是第一关,那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这里有着八大高手的见证,长空的被刺为无名的进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这个并不是故事的中心环节。接下来的环节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其故事的内含,因为毕竟影片按照这个述事过程来进行,其用意并非单纯地要观众接受这个故事时有个深刻的印象,而是表现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

   红蓝白的三个故事每进一步,都展现了秦王的智谋与胆量,而无名进入十步范围内的另一个深层也是影片要表达的,因为如果秦王真的要对刺客来下手的话,他完全可以让他没有十步之机,但是他就是要探寻个究竟,这种是秦王胆识的表现,而这个胆识对无名的震憾从殿前的油灯中可以完全展示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完全可以不要无名的那些叙述,要全从秦王宫的大殿来考虑这个故事。即是在只有秦王和无名的大殿中,秦王与无名在心智的较量中,无名被秦王彻底说服了,而这个说服表现的不仅仅是语言上,更是对状态的把握上,让无名不得不臣服,从而放弃刺秦行动,而刺秦在他入殿时是作为英雄之举的意念,而在最后的关头,放弃刺秦则是更为英雄的意念,这对英雄的理解,则是这个故事的精华,是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

    那么英雄的理解是什么呢?是不是一个英雄要靠另一个英雄的血来树立呢?这个问题很难从故事中找到相应的答案,而这个答案也并非是唯一的,因为不论是世界观还是价值观,都会左右着我们去理解同样的事情。即使是不杀,我们可以称赞为是为了和平,同时也可能让我们认为那是懦弱,所以不论你需要什么,故事都给你提供了思考的余地,让你并没有直接得到你认同的价值观的思考。这就是这个故事值得称许的地方。

        二、从人物中探寻结论

  无名,一个赵国的孤儿,他作为影片所表现的平民式的英雄,对刺秦大业所会出的代价是从他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他所代表的是赵国的平民百姓,而这些百姓如何能阻止秦军的铁蹄,无名只能积蓄力量,来达到他的刺秦伟业的目标。那他一个平民百姓如何来达到他成为英雄的目标呢?在他与长空对决时,我们可以看出影片的暗示,而最后情节的展开也证实了那是一种暗示:长空是助他成为刺秦英雄的关键人物,如果没有长空,这个故事也不会发生。正因如此,只有一场戏的长空在演员表上被列为主演,而主演前还加上个“及”,这是并不是因为他的戏份的因素和他的知名度的问题,而是在成为英雄的过程中,他的作用要比那书馆先生和报信下人要重要的多。

    长空,一个交待不多且很关键的人物,在与八大高手对阵时,表现的勇气和胆量,充分证明了什么是英雄,而在意念中与无名的对打,更证明了他的英雄豪情。对于长空,影片有着非常着重的暗示,因为在布衣和武人的衣着中,他身着的是赭红的衣服,从他的衣着中我们可以完全领会这种暗示:长空并非等闲之辈,而他的棋艺和武功以及与八大高手之战时的手下留情,都展现了他的气概和英雄胆略,这些都实足的可以得出他的出身一定并非与无名与残剑一样,而他最大的可能与飞雪相当,而无名则是他选择的刺秦大业的最终实践者。

    飞雪,一个将军的女儿,国仇家恨使她无法摆脱刺秦需要的情绪,与浪子残剑的相知相爱,造就了她的一种英雄气质,但是事情并非如她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残剑最后所悟的剑法与书法的通透之处,正是她飞雪所无法达到的境界,而在这种英雄对比中,影片给我们定义了英雄不是天生的道理,而落泪英雄则是让我们看到坚强与柔情都会成为英雄的选择。

    残剑,一个江湖侠士,在遇到飞雪前,他可以成为一个专修书法和剑术的义士,但与飞雪的感情所致,他必须以刺秦为事业,但在他的心中,剑术与书法的融合,让他领悟到选择不杀更对世人有着好处,所以他放弃并影响到了无名的放弃,这就是真英雄的无奈选择,而他的选择并不是他自已的选择,而是他需要所有的都如此的选则,因为无名、飞雪都在他的选择中死亡了,这也是英雄以身为和平的必然选择。

    如月,一个残剑的跟随者,虽然她的戏完全可以不去解读,但她这个人物并非可有可无,她是一种未来英雄的方向,是英雄可以寄托的理想,是理解英雄选择的标志,他可以完成未尽的事业,但是她是如何选择的我们不得而之,而影片也没有作任何的暗示她会如何去做,这就是影片留下的另一个选择了。

    秦王,一个有着远大疆土志向的帝王,整部影片在他的叙述和分析中把影片所要表达的都表达了出来,从而也完全体现了他的王者风范,尽管在无名那十步一杀的那一刻,他也表现出了惊惶,但并未失措,而他最后选择万箭处死无名和厚葬无名,也表现了他王者的心气度和心中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不如此,他就没有理解无名和残剑这些大英雄的选择,而他将会为自已的宏基传业埋下大的不确定因素,这就是他做为英雄与英雄相知的必然选择。

             三、从风光中体会结论

    这部具有意象的片子取景有着自已鲜明的特色,而这特色,正可以体现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大漠风光,让人在风沙中感受一种沧凉,这是那个时代的背景的写照。并不是非要取景于这里,如果把磐石与山脉做为影片的主景不是也完全可以达到影片的表现力吗?但这个大漠的背景,完全附合当时的状况和人们无所适从的心态。大漠黄沙,更可以体现影片所要表述的那个时代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正可以体现乱世英雄的概念。当黄沙与土丘把我们带进那个时代的荒蛮之世时,我们会体会到英雄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迷人的山水做为英雄展现理想的背景,残剑无名的意念之决斗,与水与剑的交互运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英雄的内心世界的渴望,残剑和飞雪在瀑布下的对望,也完全可以把他与她的意念传达给观众,这只是大家如何来选择这英雄之旅了。

    秦王宫是禁固的场景,黑灰色的主色调让我们感到压抑,而这中感觉同样是秦王的感觉,相信这种压抑更推动了秦王统一大业的实施,让英雄得到更好的体现,也让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英雄得以慰藉,这就是英雄主题的衬托景物。


----
评是非得失,论成败兴衰。 

【评论空间】

特约评论员——破碎如空(yerk)
编号:007 


【评论周刊】第二期
已经出刊,请大家点击阅读。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