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诗人的灵感>>诗歌论坛>>网友散评>>诗性的语言--形式与内容

主题:诗性的语言--形式与内容
发信人: bedtiger()
整理人: yvonneh(2000-11-04 08:22:43), 站内信件
其实,从诗经到元散曲,白话入诗并不新鲜.李白是很典型的."举头望明月"


"花间一壶酒""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大的白话.2千多年来,汉语诗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诗性语言,语序处理,修辞推敲,"语不惊人死不休",白话文言,


交辉成趣,这才有了这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名句传世,今天我们的诗人为什么不


推敲推敲自己的"大白话",推敲推敲汉语诗化语言的特色呢.5,7言,4,


6言,这些符合诵读习惯的格式化方式不是导致没落的罪魁祸首.文害义固然有


之,但不能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格式.5.4后,毛泽东鲁迅都有起码是值得一


读的古旧诗词作品传世就是明证.体裁自由,句式自由,不是问题,但语言无味


,意境枯劣,则不仅不能为诗,为文亦坏.诗之所以为诗而与文不同,自有道理


.白话太白(直接),没有了品的空间.
  
浪子,大作拜读.老兄学识兄弟佩服,在此一并作答,简慢之处万望见谅.另对


阁下有一戏言:阁下文章风采,不要叫浪子,改为夫子,似更恰切.哈哈!



--
※ 修改:.bedtiger 于 Feb 25 02:54:54 修改本文.[FROM: 202.103.136.43]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6.43]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