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oonlanguage(月光光)
整理人: uberpp(2003-01-01 22:39:27), 站内信件
|
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原佛山辖区的城区、石湾区以及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同意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五个区。昨天(12.19),佛山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向海内外新闻界通报了国务院关于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的批复。佛山市市长梁绍棠和四市两区的市长、区长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撤市设区是发展客观要求
在新闻发布会上,佛山市长梁绍棠通报了省人民政府12月14日转发的《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佛山市城区和石湾区,设立佛山市禅城区。以原佛山市城区、石湾区和原南海市南庄镇的行政区域为禅城区的行政区域。同意撤销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设区,以原四市的行政区域分别为新四区的行政区域(南海区不含南庄镇)。
梁绍棠表示,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这一决策是佛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有利于佛山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梁绍棠还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四市二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已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快、经济总量大、经济实力强的地区之一。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省委、省政府提出把佛山建设成为广东第三大城市的战略定位,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也作出调整佛山行政区划的决策,这为佛山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保证区政府行使相应权限梁绍棠说,佛山行政区划调整后,行政管理体制也要加快改革和创新,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今后,佛山市政府主要负责全市规划统筹协调,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审定,其他行政管理权限都下放区政府,保证区政府在行使原有行政管理权限的同时,行使市政府下放的相应权限。 (记者李春先、黄建华)
各界人士谈“大佛山”
昨天,佛山市政府向新闻界通报了国务院关于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原佛山辖区的城区、石湾区以及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5个区。记者为此采访了珠三角地区的社会各界人士,他们认为此次调整对佛山本地、广佛都市圈乃至珠三角和粤西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专家
“广东老三”引领“西部”经济
调整奠定“大佛山”格局
刘君里(广州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这次佛山的行政区划调整是众望所归。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周边的南海、顺德经济发展已经颇有名气,但各自设市独立发展容易造成重复建设。这次佛山周边各原代管市撤市设区,大佛山就可通盘安排,根据各区的特点整体规划,如城建、产业布局等方面都能有条件更合理地分工。
杨再高(广州经济研究院区县市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行政资源整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凸现了“大佛山”的概念,为其第三大城市奠定行政基础。在人们心目中,以往的“小佛山”发展相对滞后,“大佛山”的策略有利于提高其城市地位。而对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等地区来说,撤市设区有利于接受佛山的辐射,特别在第三产业方面可以借助大城市的经验来发展。
有利于广佛“双赢”互补
杨再高:此次调整无疑会有利于佛山拉开城市布局,整合资源节约资金成本以规模效益发展,即大大增强了佛山的底气和实力。而佛山实力的加强对广佛都市圈有很大影响———有利于广州、佛山两市在新世纪的“双赢”或“多赢”的合作,具体有以下作用:
一是佛山的实力增强有利于资源和要素在广佛都市圈内自由流动,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广州、佛山集聚更多的生产要素,拓展产业、市场和经济发展空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有利于广州实施城市发展“西联”战略,扩充广州城市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广州的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有利于佛山更好地接受广州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更好地利用广州中心城市发展的综合优势,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成为支撑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力量。
三是有利于广州、佛山两市形成和完善互补性和协调性的市际关系,增强广州作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功能和辐射影响力,增强佛山作为广东省第三大城市的综合实力。
带动珠三角西部及粤西发展
杨再高:未来国内区域竞争将是大都市圈之间的重量级的较量,中国最大的三个大都市圈将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方向,并成为带动相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珠三角大都市圈内已初步形成了广(州)佛(山)、港(香港)深(圳)、珠(海)澳(门)三个都市圈合作竞争发展的新格局。其中,广州、佛山由于地域相连,体制相同,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历史基础深厚,加快推进都市圈建设的条件和时机最为成熟。佛山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将有利广佛这一珠三角增长极的发展。现在珠三角是东强西弱,广佛增长极的增强有利于带动珠三角珠江以西部分如江门、肇庆乃至粤西的发展。
佛山商家:
企业舞台更大商机更多
佛山市季华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麦永辉兴奋地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佛山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商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商家商业网络的拓展更加开阔和深入。他举例说,季华商贸公司在三水、南海都设有超级市场,但那时要取得政府协助需要许多环节,办理各种不同的审批手续,在不同地方开设许多手续是重复办理的。目前他们在考虑将网点铺到顺德,合并后可以简化办事手续,这是商家都很欢迎的事情。由于商业巨头的不断涌入,为了避免在城市中心区的恶性商业竞争,许多商家纷纷将眼光瞄准经济不太发达的城市周边地区甚至农村,佛山行政区划的调整将为商家实施商业计划提供更加便捷有利的服务。
南海五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庆元先生说,这次实行的新的行政区域划分是千年不遇的一个机遇。这不仅仅是一个区域上的重新划分,而且是一种区域资源的一次重新整合,是对城市的定位、城市品牌战略建设的重要一步。而对于佛山的私营企业而言,此次调整将大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为企业的舞台更大了,商机更多了,是一个利好消息。对于其他的各行各业来说,也有很大的好处。
佛山市民
整合大佛山联动大广州
佛山市民吴庭璋:佛山地区的整合将加强与广州的互动。广州是文化古都,佛山历史上也是商业名城,其手工艺、陶瓷、纺织、铸铁、民间艺术曾经很出名。
目前,珠三角已经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城市辐射群,广佛地铁将延伸到顺德,佛山地区的合并将使广州的经济文化辐射力更远更集中,佛山也可以成为广州的一大消费市场和物流、人流疏散的后花园。
广佛都市圈 实力上层楼
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广佛地铁”从10月11日拉开建设序幕,目前中铁12局100多名施工人员、30多台机器正在进行周边基础工程,搅拦桩、人工挖空桩完成500多个,桩深度平均100多米,预计2003年2月可以完成基坑围固工作,进入地下掘进阶段。
广佛地铁线路全长33.61公里,全线设车站21个。同广州地铁的第一、二、三号线都连接,预计2006年底建成通车。
广佛地铁对拉紧广佛都市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广佛都市圈渊源深厚,历史上有广州就有佛山,现在广州、佛山、南海很多基础设施联系紧密,像南海黄岐镇的一些街道都自称是“中山九路”。宽带网南海已经和广州连通,很多基础设施彼此共享。
目前,广佛都市圈初具规模,两大城市周围有顺德、三水、高明、南海、增城、番禺等小城区和更多的卫星城。广州和佛山在地域上实际上已经连成一片。目前,两市面积共有11181平方公里,占珠三角的37.5%;城市人口1233.7万人,占珠三角的42%,城市化水平80.7%,比珠三角城市化水平高出9个百分点。
从经济指标上看,广佛都市圈2000年GDP为3333.1亿元,占珠三角的40%,占全省的35%;工业总产值5148.8亿元,占全省的三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8.7亿元,占全省36%。
佛山情况介绍
佛山:全国城市50强
佛山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西接肇庆,南连珠海,北通清远,毗邻港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佛山市原辖城区、石湾区,代管顺德市、南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总面积3813.64平方公里,人口335.85万人,是著名侨乡。其中原佛山市区(城区、石湾区)面积77.4平方公里,原佛山市区(城区、石湾区)人口48.86万人。行政区划调整后,佛山市区即禅城区面积为154平方公里,人口56.36万。佛山市面积约占全省2.1%,人口约占全省的4.3%。
佛山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78.52亿元,新辖区形成前已是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之一。
小资料:
佛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腹部,在东经113度06分,北纬23度02分。东通珠海,西连肇庆,南接江门,北邻广州。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处海拔51米。
佛山地理条件优越,河网纵横,基塘相间,自古就是珠江三角洲富饶的鱼米之乡和对外开放口岸。
自唐代以来,已成为岭南的综合性生产基地,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城镇之一。宋朝时已设有对外贸易的市舶务,成为商业市镇,故有“佛山成聚,肇于汴宋”之说。
至清代中期,佛山已成为岭南第一巨镇,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镇”;同时与北京、苏州、武汉为我国商业繁盛的天下“四聚”之一。至道光年间,佛山商业发达至高峰,被誉为“川广云贵各省货物皆先到佛山,然后转输各省,故商务为天下最”。
佛山行政区划
变迁大事记
春秋战国时期佛山属于百粤(越)地方。从秦朝至明朝佛山一直隶属南海。
清朝开始成为正式政区
清朝佛山称堡(乡),也称镇。
雍正十一年(1733年)佛山从南海县分出,设“佛山直隶厅”,直辖于广州府。
雍正十二年(1734年)更改为“广州府佛山分府”,由广州同知与南海县共管。
1912年南海县署从广州迁回佛山,佛山改镇制,隶属于南海县第四区。
1925年在广州的国民政府确定佛山从南海县分出,成立佛山市。
1927年撤消了佛山市建制,重新划为南海县属的一个镇。
1946年9月1日佛山三镇(汾文、富福、佛山)合并,重组佛山镇。
建国以来区划曾多次调整
1949年10月29日设县级佛山市,属珠江专区。
1950年1月12日佛山升为地级市。
1950年7月20日佛山重新划归南海县管辖,称南海县佛山镇。
1951年5月设地级佛山市,属珠江专区。
1956年2月佛山专区成立,辖南海、顺德、三水、鹤山、开平、恩平、花县、番禺、中山、新会、高明、台山、珠海13县和石岐市及佛山、江门两地级市。
1958年佛山、江门改为县级市,由佛山专区领导。
1966年佛山升为地级市,由广东省、佛山专区双重领导。
1970年佛山专区更名为佛山地区,佛山、江门改为县级市。
1974年7月佛山、江门升为地级市。佛山地区辖南海、顺德、三水、高鹤、台山、恩平、番禺、中山、珠海、新会、开平、斗门12县和佛山、江门两市。
1983年6月1日原佛山地区与佛山市合并为佛山市,下辖中山、南海、顺德、高明、三水5县。
1984年6月佛山市辖汾江、石湾、南海、顺德、高明、三水2区4县,代管中山市。
1992年至1994年顺德、南海、三水、高明先后撤县设市,由佛山代管。
2002年12月19日撤销原佛山辖区的城区、石湾区以及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5个区。
另据信息时报报道,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佛山市市长梁绍棠通报了广东省政府转发的《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的批复》,其内容为:一、同意撤销佛山市城区和石湾区,设立佛山市禅城区。以原佛山市城区、石湾区和原南海南庄镇的行政区为禅城区的行政区域。二、同意撤销县级南海市,设立佛山市南海区。以原县级南海市的行政区域(不含南庄镇)为南海区的行政区域。三、同意撤销县级顺德市,设立佛山市顺德区。以原县级顺德市的行政区域为顺德区的行政区域。四、同意撤销县级三水市,设立佛山市三水区。以原县级三水市的行政区域为三水区的行政区域。五、同意撤销县级高明市,设立佛山市高明区。以原县级高明市的行政区域为高明区的行政区域。
梁绍棠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这一决策是佛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佛山市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有利于佛山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规模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共同推进佛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梁绍棠在新闻发布会上还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在实施行政区划调整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振奋精神,要以更加扎实的作风,继续做好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确保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他要求全市上下一定要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共同创造我们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 人能脏水,水不脏人
奔流来去,其实无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