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音乐全书>>理论>>音律㈡ 五度相生律

主题:音律㈡ 五度相生律
发信人: qt()
整理人: sisi8597(2003-04-07 04:52:06), 站内信件
五度相生律

介绍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的发现,在周朝以前已经有了各种乐器(管、弦和打击乐器),而且很早就制定了有科学根据的乐律,即各音之间有频率的简单整数比的关系,或是说有一定的音程。据研究,早前的韵律为五度相生律。

产生

关于定“律”的方法,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以“三分损益法”定出了五度相生律。
  具体是以黄钟的弦长为81(34)作为宫音,然后依次乘以4/3和2/3得到
  五音:
  宫音弦长=34=81,
  征音弦长=81×(1+1/3)=108,
  商音弦长=108×(1-1/3)=72,
  羽音弦长=72×(1+1/3)=96,
  角音弦长=96×(1-1/3)=64。
  这样,若以征音(主音)为1,则各音的频率比是:征:羽:宫:商:角=1:9/8:4/3:3/2:27/16。而且按宫征商羽角的次序排时,相邻二音间的音程是3/2和3/4, 即简单的整数比。可见,这时对于弦长与频率间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于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一次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五度相生律。
  只有五个音对于演奏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变音(变宫、变征)和其它一些半音,使得在一个八度(倍频程)内共有12个音,这就构成了所谓十二律。

与十二平均律的区别

根据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和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不同的。虽然EF,BC之间是半音,可是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要小。期于相邻两音级之间虽然都是全音,可是要比十二平均氯中的全音要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