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z(群众)
整理人: 9905979(2002-12-13 22:21:51), 站内信件
|
农谚与产业的俗语
宜兰的传统产业以农渔业为主,因此关于产业的俗语多与农渔业相关,而农谚是农民藉以判断农事、收成的根据,当然也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联。
*清明田 谷雨豆
宜兰农谚,意谓播种必需把握时机,不可逾时。播田(插秧)要在清明节之前,豆类则在谷雨之前播种,否则就会超过节气。清明节是在新历四月五日左右,谷雨则在新历四月二十日前后,因此时天候多雨,利于五谷生长。
*四九五月鸡啄沙
每年农历的四、九、五月的是小月,这时候稻作还没收成,连鸡都没得吃。其它县市则有「四九五月闲人满街乃」谚语。
*好中秋 好晚稻
如果中秋节天气晴朗,则第二期稻作也将会丰收。
*秋茄白露蕹 恰毒过饭匙枪
民间俗信秋季的茄子和白露后生产的蕹菜(空心菜)有剧毒,劝人不可食用。饭匙枪即是眼镜蛇。
*看牛相放伴
意谓民众互相帮忙插秧、收割或办理婚丧喜庆时,主人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但是当别人需要协助时则必需义务帮忙,就像一齐去放牛要相互看管牛只一样。
*民壮城蚊 崁仔脚尿桶
意谓民壮城多蚊子;崁仔脚多尿桶。民壮城原名「民壮围」,今称壮围乡。清嘉庆七年(1802),吴沙之子吴光裔为酬谢随其父开垦有功之平民壮丁,乃赠与本区土地,改名「民壮围」。民壮城靠海,地湿草繁,因此蚊子特别多;崁仔脚在宜兰市负廓里附近,往昔多菜园,因施肥之需,故多尿桶。
*头城水桶摔不破
指头城所制造的水桶坚固耐用,不易破裂。
*会算勿会 晓除 换米烤蕃薯
白米的价格比蕃薯高,却重量不重质,拿米去换蕃薯,形容不会衡量事情的轻重缓急。
*青盲好桩米
天生我材必有用之意,因为失明的人不会偷懒乱跑,因此正好适合做捣米,一定可以胜任。
*有吃有吃刺 没吃乱使绑
往昔制作蓑衣都是请工匠到家中来做,请主必需供应丰盛餐点,否则制作蓑衣的师父就会随便乱做。由于蓑衣制作是用针黹紧绑,故言刺、绑。这句话也用来形容人有吃才肯做事,没吃就偷懒敷衍。
*嫁种葱 吃勿会 空
三星地区俗语。三星农民多种植葱蒜,葱价好,收入优渥,因此,嫁给种葱的农民,就可以衣食无虞,故曰「嫁种葱吃勿会 空」。
*田园开到浊水溪头
形容家境富裕田园很多,所拥有的田园一直延伸到浊水溪畔。浊水溪即今之兰阳溪。
*一午二红鲨 三鲳四马鱼加 五鮸六嘉猎
用来区分鱼类等级的谚语。最好的鱼是午仔鱼(马跋),其次是红鲨(黄腊槮),第三是鲳鱼,第四是马枷鱼(鰆鱼或称土魠鱼),第五鮸仔鱼,第六则是嘉猎。这六种鱼都是宜兰沿海常见的鱼类。
*有钱吃鮸 没钱免吃
有钱就吃鮸仔鱼,没钱就没得吃了。鮸与免谐音。
*牵罟依索就分钱
宜兰沿海沙岸,每逢鱼汛村民就以竹筏出海撒网包围鱼群,在岸上的民众则合力牵拉罟网,同心协力捕捉鱼群。牵罟时只要加入拉索者,就能分得渔获,是一种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捕鱼方式。
*牵罟倒退噜-没前途
牵罟时要将两手拉着绳索向后倒行才能将渔网拉上岸,由于是向后倒走,因此引喻为没有前途。
*东港没鱼西港撒
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或这里没有就到别的地方找之意。东港今属壮围乡东港村,西港则在头城镇竹安里。台湾俗语则有「这溪没鱼别溪捞」,意义相同。
*死囡仔乖 走鱼大
死去的孩子总觉得比较乖巧,没有钓上来的鱼总觉得是大鱼。比喻失去的东西总是比较好。传统农业社会中生儿育女多,加上医药不发达、营养不足,孩童夭折率高,许多家庭都有未成年即过逝的孩子,因此会有这句俚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