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rgentbell(沙尘暴)
整理人: 9905979(2002-12-13 22:20:01), 站内信件
|
阳明山国家公园
阳明山国家公园因受纬度及海拔之影响,气候分属亚热带气候区与温
带气候区,且季风型气候极为明显。
春季二、三月是阳明公园传统的花季,并由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公园路
灯工程管理处阳明公园管理所,配合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北投分局共同规划
花季活动及交通管制措施,时届,色彩缤纷的各种杜鹃与满山遍野的绯寒
樱,一扫隆冬的阴霾、单调,而将大地妆点得分外动人。夏季在西南季风
的吹拂下,午后时有雷阵雨,雾雨初晴时,山区常可见「虹桥跨立山谷」
的景致,使雨后的阳明山更加亮眼。当秋季来临的十月份,五节芒一片随
风摇曳的花海;稍晚,枫红点缀枝头,树叶片片金黄,交织成一幅盛名远
播的「大屯秋色」。冬季时因受东北季风影响,阳明山区经常寒风细雨,
低温高湿,云雾弥漫,别具一番景致;若遇强烈寒流来袭,七星山、竹子
山、大屯山一带偶可见白雪纷飞,成为瑞雪覆盖的银白世界。
地质地形景观
以大屯火山群为主体的阳明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除长白山外,另一个
主要的火山分布区,地质构造多属安山岩;外型特殊的锥状或钟状火山体
,及火山口、火口湖,构成本区独特的地质地形景观。
本区喷气孔与温泉主要分布于北投至金山间之「金山断层」外围;它
们的形成,在于地表水下渗地底,被地下热源加热后,再由地壳裂隙冒出
地面,形成火山活动的特殊景观;区内的大、小油坑、马槽、大磺嘴等地
,都可见到强烈的喷气孔活动;而分布于园区内的多处温泉区,更早已远
近驰名。
除上述火山及地热活动等景观外,园区内特殊的矿床、壮观的瀑布,
及呈放射状向四方奔泻的溪流,亦成为阳明山国家公园重要的景观资源。
历史与人文
阳明山原名「草山」,其时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纱帽山所围绕的山
谷地区。清光绪二十年,「草山庄」隶属淡水厅芝兰堡;日据时期属台北
县、台北市;光复后,于民国三十八年成立「草山管理局」,民国三十九
年,因应地方人士建议,为纪念明代哲学大家王阳明;改名「阳明山管理
局」。民国五十七年台北市升格为院辖市时,本区部份划入台北市北投区
,「阳明山」一名仍沿用至今。
早期硫磺是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因此,硫磺矿产甚丰的阳明山区发
展史乃并随硫磺的开采而展开。
据记载,明时,商人即以玛瑙、手镯等物品和本区原住民换取硫磺;
清康熙年间,探险家郁永河曾渡海来台采访硫磺产地,足迹达北投行义路
、阳投公路纱帽桥间之大磺嘴硫气孔区;康熙以至同治,因恐民间私制火
药,曾下令严禁私采,甚至定期烧山,对私采者课以重刑;直至光绪年间
,刘铭传上奏,硫磺开采改为官办,才再度开禁。
硫开禁后,七星山一带成为主要产硫中心;汉人亦因此逐渐北移,
进而开发大屯山山脚及其周围;除此,客家人、福建泉、漳二州人民先后
进入本区,辟茶园、种蔬果,农业活动因此兴盛。
日据时代,日人在此广植黑松、相思树,并开辟温泉,兴建公共温泉
浴室,为本区初现观光资源利用之始。
今日,阳明山区的农业活动已趋没落,代之而起的是极具产业观光功
能的花卉栽培等精致农业。
地埋位置景观与范围面积
阳明山国家公园位处台北盆地北缘,东起磺嘴山、五指山东侧,西至
向天山、面天山西麓,北迄竹子山、土地公岭,南迨纱帽山南麓,面积约
11455公顷。行政区包括台北市士林、北投部份山区,及台北县淡水
、三芝、石门、金山、万里等乡镇之山区;海拔高度自200公尺至11
20公尺范围不等。
阳明山国家公园设立沿革
阳明山地区早自日据时期即为「大屯国立公园」预定地;当时范围包
括七星山、大屯山区及观音山等地,此计划惜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作
罢。民国五十二年,交通部观光事业小组曾委托台湾省公共工程局,将阳
明山公园及邻近七星山、大屯山、金山、野柳与富贵角等北部滨海地区,
合并规划为「阳明国家公园」,面积约28400公顷,惟惜当时尚无国
家公园法而搁置。
直至民国七十年,经何应钦将军之提议,并由有关单位研究推动,于
七十四年正式公告实施阳明山国家公园计划,并于同年九月十六日及翌年
三月十三日先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处及警察队,积极推展各项经营管理业
务。
玉山国家公园成立于民国七十四年四月十日,面积广达十万多公顷,涵盖南投、嘉义、高雄、花莲四县,全区以玉山山脉为主轴,延及中央山脉南段部份山系。园区内群峰竞秀,包含玉山群峰、秀姑峦山、马博拉斯山、达芬尖山、新康山、关山等台湾百岳名山三十座,为一座亚热带高山型国家公园。
进入玉山国家公园,连绵天际的高山景观处处可见外,在公路两旁森林中,丰富多样的植物林相,也随四季变化呈现不同色彩的植物之美;生活于森林植物生态系中的哺乳类动物鸟类、蝴蝶、溪谷中鱼类,更活生生的藏匿在大自然中忽影悠鸣隐山林。 国家公园成立,以资源保育、育乐及研究等三项为经营目标,玉山国家公园针对园区资源特性,及交通地理环境不同,在育乐目标之规划管理上,提供国人二种游憩型态进入园区活动:
(一) 游憩区开车旅游-提供赏景、步道健行、摄影等游憩活动,进入游憩区及景观公路左右两侧50公尺,免办入山、入园申请。 西北园区入口-新中横景观公路、塔塔加游憩区、游客服务中心。 南部园区入口-南部横贯公路、梅山、天池游憩区、游客服务中心、布农文化展示中心。 东部园区入口-玉里至南安联外道路(台18线)、南安游客服务中心、南安至瓦拉米步道系统。(自山风一号吊桥到瓦拉米须办理入山证)
(二) 登山健行活动-进入上述游憩区外之高山地区,从事登山活动,如玉山主峰、连峰攀登及其它百岳名山之登山活动,须办理入山证及进入生态保护区入园许可。
资料提供单位:观光游憩课 最近一次更新日期:2001/11/30
国家公园的历史最早可溯至1860年间,美国一群保护自然的先驱鉴于优诗美地(Yosemite) 山谷中的红杉巨木任遭砍伐,而积极促请国会保存该地,终于在1864年由林肯总统签署一项公 告,将优诗美地区域划为第一座州立公园。
1872年美国国会根据此公告通过设立美国亦是世界 最早的黄石国家公园,而优诗美地也在1890年改为国家公园。迄今世界上已约有99个国家或地 区设立了近千处的国家公园。 甚么是国家公园呢﹖国家公园和新公园、森林游乐区又有何不同呢﹖根据1974年国际自然 暨自然资源保育联盟(IUCN)认定的国家公园标准为:
1. 面积不小于一千公顷的范围内,具有优美景观的特殊生态或特殊地形,有国 家代表性,且 未经人类开采、聚居或开发建设之地区。
2. 为长期保护自然、原野景观、原生动植物、特殊生态体系而设置保护区之地区。
3. 由国家最高权宜机构采取步骤,限制开发工业区、商业区及聚居之地区,并禁止伐林、采 矿、设电厂、农耕、放牧、狩猎等行为,同时有效执行对于生态、自然景观维护之地区。
4. 维护目前的自然状态,仅准许游客在特别情况下进入一定范围,以作为现代及未来世代科 学、教育、游憩、启智资产之地区。
我国的国家公园则是依据国家公园法第一条及第六条规定设立的,是为了保护国家特有自然风景、野生物及史迹,并提供国民育乐及研究使用的区域。其选定标准如下:
1. 具有特殊自然景观﹑地形﹑地物﹑化石及未经人工培育自然演进生长之野生或孑遗动植物,足以代表国家自然遗产者。
2. 具有重要之史前遗迹﹑史后古迹及其环境,富有教育意义,足以培育国民情操,需由国家长期保存者。
3. 具有天赋育乐资源,风景特异,交通便利,足以陶冶国民情性,供游憩观赏者。
目前台湾由南至北计有垦丁﹑玉山﹑太鲁阁﹑阳明山﹑雪霸及金门六座国家公园。 玉山地区位居台湾本岛中央地带,地理位置独特 ,山峰遍布,岩块天成,有者奇峰兀立,雄伟壮丽 ;有者气势磅礡,秀丽雅致;为台湾高山少数仍保 存原始风貌之地区、其间包括有东北亚第一高峰, 海拔三、九五二公尺之玉山主峰,主峰邻近地区崇 山峻岭,溪谷深邃,天然植被随海拔之变化而异, 由亚热带、温带以至寒带,林相次第变化,野生动 物滋生,并具有清朝所建历史遗迹-八通关古道; 因此,全区蕴藏许多珍贵之生态资源及人文史迹。
本区早于日据时期,即由台湾总督府设有国立公园委员会,指定为国立公园预定地,即「新高山国立公园」,惟当时适值太平洋战争爆发,计画未付诸实现,一切仅止于调查研究。
台湾光复以后,依据「台湾地区综合开计画」玉山地区乃被指定为国家公园预地区。民国六十一年六月十三日总统明令公布「国家公园法」以保护国家特有之自然风景、野生物及史迹,并供国民之育乐及研究。为我国生态保育立法工作迈进一大步。
后经行政院于七十一年五月六日颁布「观光资源开发计画」指示本区规划为国家公园,应于两年内办理完成。内政部即着手区域内生态及人文资源之调查,乃分别就地理地形、动物、植物、游憩及人文史迹资源委托国立台湾大学及中央研究院进行调查。同时,邀请各委托调查单位之专家学者赴现场勘查,研定玉山国家公园区域范围。
其范围之划定系依据生态资源之分布,特殊自然景观之完整性、人文史迹之特殊历史价值、地理条件及适当之自然资源缓冲区等而定。并主要以山棱线、溪谷线、林班界线及行政界线等区划界线。经综合分析研究后,提送内政部国家公园计画委员审议,并于七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第八次委员审议通过,报请行政院核议。
玉山国家公园范围经行政院于七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第一八○六次院会核定通过,并于七十二年一月一日公告生效。其范围东起马利加南山、喀西帕南山、玉里山主棱线,南沿新康山、三叉山后沿中央山脉至塔关山、关山止,西至梅山村西侧溪谷顺楠溪林道西侧棱线至鹿林山、同富山,北沿东埔村第一邻北侧溪谷至郡大山棱线,再顺哈伊拉漏溪至马利加南山北峰;计画范围内包括玉山连峰、秀姑峦山、大水窟山、塔芬山、云峰、关山及南横公路梅山至垭口段。
以上总面积合计一○五、四九○公顷。并依据国家公园法第十二条规定,划分为生态保护区、持别景观区、史迹保存区、游憩区及一般管制等五种分区。
内政部除立即就区域内有关课题协调有关机关外,乃积极展开区域内资源与土地使用之规划;至七十三年六月完成之玉山国家公园计画呈请行政院核议。
经奉交由行政院经建会审议,并于七十四年二月七日第一九二一次行政院会通过,由内政部发布实施。同年四月十日于南投县水里乡成立临时办公处所,积极依据玉山国家公园计划书执行各项保育及建设措施。并陆续成立塔塔加、南安、梅山管理站,整体经营管理系统大致齐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