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ianmo(邪神)
整理人: 9905979(2002-12-13 22:20:00), 站内信件
|
西園村風獅爺
1.風獅爺的由來:
古時尊稱風神為:「風伯」、「風師」,傳為二十八星宿中的箕星。另一說:風神為「飛簾」,為一神獸有翼、毛長。相傳老虎為興風動物,獅子為老虎剋星,而獅子為中國瑞獸。 金門民間在朔造鎮風、鎮煞的神明。當然會取獅子為造型。風獅爺普遍設立約在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後。
2.風獅爺的興起:
根據文獻記載,金門古為數樹木茂盛、水源豐沛之地,唐朝為官方牧場。
元朝砍伐樹林煮鹽,明朝燒山驅逐倭寇,明末鄭成功砍伐樹林造軍艦渡台,清初為防金門為鄭成功所用,奉旨遷移居民於內陸,砍伐樹林,不留一磚一瓦。
金門樹林幾經浩劫,從林木茂盛之地到舉目盡是黃沙。金門無高山屏障,東北寄季風長期九個月。居民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無可耐何之下,才轉向祈求神明保佑,風獅爺就由此時興起。
3.風獅爺的設置目的:
風獅爺設置初為鎮風止煞。但根據金門民間說法與風俗,風獅爺能鎮風、鎮厲鬼、鎮水煞、鎮風蟻、護風水、破路沖、驅誨氣、求男丁、招財、進官爵。
4.風獅爺的分佈情況:
金門縣風獅爺共有七十尊,金城鎮6尊、金湖鎮15尊、金沙鎮41尊、金寧鄉8尊。金門東半島風獅爺材質以石雕為主,石材以花崗石、泉州石。金門西半島風獅爺材質以磚泥為主。
4.風獅爺的演變:
風獅爺為鎮風鎮煞的金門守護神,今坊間藝術家以風獅爺為題材,手工仿刻風獅爺,朔造出不同類型的風獅爺藝術品,延續風獅爺的新生命,更成隨身可攜帶、可欣賞的吉祥守護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