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hbzhanghaiboxjl(『网易忠臣』)
整理人: 9905979(2002-12-13 22:14:21), 站内信件
|
发生在台湾的鸦片战争
《话说台湾》
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开始。这片战争也波及到台湾,激起台湾人民的反侵略、反投降斗争。
早在1824年,英国船只就曾在台湾沿海游弋,进行测绘工作,这是英国觊觎台湾的一个前兆。英国的商船也常常潜入鹿耳门。鸡笼和淡水等港口,进行私售鸦片和收购樟脑等非法活动。同广东、福建一样,台湾也是当时鸦片走私最猖獗的地区。1840年,英国以中国严禁鸦片输入为借口,直接发动了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战争爆发之后,英军见广州防卫严密,无隙可乘,遂转而向北窥伺。7月初,英国侵略军进犯厦门,被击退后又北驶浙江,攻占防御薄弱的定海。面对闽浙沿海警讯频传的紧张局面,闽浙总督邓廷桢意识到台湾防务的重要,他在奏章中指出:“闽洋紧要之区,以厦门、台湾为最,而台湾尤为该夷歆羡之地,不可不大为之防”,并饬令台湾镇、道及澎湖协营等准备防务,严守口岸。道光皇帝也认为,“台湾孤悬海外,防毒事宜尤宜准备”,并谕令加派水师名将。在籍提督王得禄协力严防。
7月16日,守军在鹿耳门外海作面发现一艘双桅英国军舰。在军事紧急声中,台湾兵备道姚莹、台湾镇总兵达洪阿同心协力,积极筹防。他们一方面添设炮墩,整备火器枪械,调集养兵、乡勇。屯丁、水勇分守澎湖、安平、沪尾、鸡笼诸要口,一方面在全台各地举办团练,预备一旦有警,“半以守庄,半以听候调用”。此外还动员群众在台湾府城周围密树木栅,择险挖壕设伏,并利用旧船装载巨石,预备事急时将鹿耳门等次要港口填塞。
1841年五月,英军发起突然袭击。2月,攻陷虎门。4月,英国派亨利·璞鼎查来华担任商务监督。8月,璞鼎查率英舰北犯,于21日攻占厦门。厦门是台湾与内地联系的最主要通道,厦门的失守,使台湾的形势愈觉孤危。9月中旬,台湾南北路各口洋面均发现英国军舰游弋,战争一触即发。9月30日晨,英军双桅杆大型运输规“纳尔不达”号驶入鸡笼港,炮轰二沙湾炮台和清军兵营。当地军民立即还击,参将邱镇功亲自发炮击中某舰,打断英舰的桅杆索械,英舰狼狈败逃,慌乱之中,触礁船碎,英兵纷纷落水,舰上人员除34人乘仅有的一艘救生艇逃往广东外,其余240人或溺水,或被俘。台湾守军分头追逐格杀,这一战共斩杀英军32人,擒获133人,缴获大炮10门,并缴获炮弹、图册等物,取得了抗英斗争的首次胜利。
10月19此又有英军三桅舰船一艘驶抵鸡笼口,初挂红旗,继换白旗,并于当日下午驶近万人堆,声言欲索还被俘英军,每名愿送洋银百元,守军居民均置之不理。邱镇功、曹谨等一面在各要隘布役炮位,凭险埋伏,一面将口内居民疏散,打算坚壁清野。27日,英舰突然驶入港内,直扑二沙湾炮台,大炮齐发,轰毁炮台石壁和营房数处。守军立即开炮还击,在当地民众配合下,与敌激战两天,击毙英兵二人。英军见山险人众,守军戒备森严,不敢登岸仰攻,乃于29日逃跑,伙同口外某舰向外洋北去。
法鼎查在浙江获悉英舰在鸡笼被中国守军击破,英军士兵被俘的消息后,即于1842年初派颠林率兵船多艘及汉奸等前来台湾探听情况,“相机行事”。3月5日,颠林所率舰队到达台湾。姚莹、达洪阿遵照“不与海上争锋”,而“以计诱其搁浅,设计歼擒”的战略,严行戒备, 11日,一艘军舰在淡水、彰化交界的大安港外洋欲行入口,被守军所雇募的渔船诱入土地公港,触礁搁浅。守军伏兵趁势放火炮,义首兵勇奋力围击,杀死侵略军数十名,“生擒白夷十八人,红夷一人,黑夷三十人,广东汉奸五人,夺取夷炮十门”。另外还夺回英军自定海营中所抢去的铁炮、鸟枪及腰刀等物,又取得了一场胜利。
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后两年多来,沿海各地损兵折将,丧师失地,惟独台湾的抗英斗争连战皆捷,其原因除了侵台英军非其主力之外,还与台湾军民团结一致,英勇杀敌,地方官员严密防范,指挥得当有关。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台湾百姓同仇敌忾,不怕牺牲,保家卫国,坚决反对外来侵略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
1848年,台湾人民订立了《全台绅民公约》,义正辞严地宣布:“台湾非该夷应到之地,我百姓知朝廷宽大,许其和约;每有夷人前来,不与抗拒,非畏夷人也。彼既俯首恭顺,我百姓岂敢生事,上烦皇上圣心,如该夷藐视我们,挑衅酿祸,地方官长以和约在先,不便过与争较;我百姓固未尝与之立约也!且所谓和者,但见之不杀耳,非听彼之使命也!彼先侮我,我岂能让彼!我百姓堂堂天朝子民,此地既未准设立码头,岂容任其杂处?如果百姓为用夷人所用,是逆犯也,是犬羊之奴也,饿死亦不肯为!我百姓不为他用,不但无罪,而且有功。粤人不许其进城,共受皇恩,可为明证。大众同心仗义,人人武艺高强,何必畏却走避?我百姓自为义民报国,即在地文武官弁,亦不得而牵制之。”这充分表现出台湾人民抵抗外侮的信念与决心。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并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作为通商口岸。然而,这不仅没有满足列强侵略中国的贪欲,反而进一步激起他们觊觎中国的野心。作为东南沿海门户的台湾,更成了他们窥伺的重要目标。
1843年,台湾道熊一本指出,英轮常在淡水海面游弋,并不时乘舢板登陆,研究地形及测绘地图,使当地民众感到不安。台湾的煤炭和樟脑是列强最感兴趣的两种物产,40年代后期,英、美两国的海军曾先后对台湾北部的煤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煤质之优良令他们十分满意。1850年,英国驻华公使兼香港总督文翰还先后照会两广总督徐广缙和闽浙总督刘韵珂,要求购买台湾鸡笼山煤炭,但遭到拒绝而未能实现。
---- 如果你不是很忙碌,
如果你不是很了解,
那么,
就请你来我们的宝岛(台湾)坐坐,
吾将到履相迎 香茶待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