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观海亭—广武视野>>武侠影视>>英雄>>侠之大者?--读伯虎之转载有感(下)

主题:侠之大者?--读伯虎之转载有感(下)
发信人: zhilingh(游如诗)
整理人: xjhao(2002-12-24 09:31:24), 站内信件
    我抨击一篇文章,并不一定是否定它的观点,或者说否定它的所有论点.对于这位李先生的看法,说实在,倒是挺欣赏的.能看到这个份上,已属非常难得.可是,我总是有些话要说,可能是口舌之徒的毛病吧.

    如果在以前,具体的来说,是在武版和别人争论金老和其笔下郭大侠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时候吧,我一定会非常欣赏李先生"天下为容"的说法.可是,近来看了一些历史资料,却使我的看法和角度有了一些改变.

    侠,其实是有很多种的.金老书中阐述的儒侠,在磅礴的历史下虽然显得可歌可泣荡气回肠,可惜毕竟不能跳出一家的思想.能容天下者,必先能容天下人之言.

    每个人心目中,侠的定义都不同.李先生所论的此是彼非,就失去了能容天下的胸怀肚量了.特别是在侠士纵横的古代,很多受益或向往侠士生涯的百姓,他们心目中的侠士可能就简单而平凡得多了.谁能说劫富济贫的不是侠?谁能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不是侠?谁能说舍身为国的不是侠?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就是大思想家韩非的看法,当然,这是站在统治者立场的,可是,也可见侠之一斑.很简单,侠士的存在,就是法而不治的象征.楼下的朋友说得好,侠就是用来反抗强权的.说实在,也是一种很无奈也很有限的对抗.古有智勇谋略如荆轲者,尚且不能改变历史,他们的性格和气质注定不是历史长河中的主角.

    战国时代的燕赵悲歌,就是侠士精神的代表.荐荆轲的侠士首领田光就曾说过,没有侠士的社会,恐怕百姓活得更苦.结果,曾经利用过侠者的嬴政大帝,为了他的千秋大业仍然对这群社会的边缘人赶尽杀绝.可惜最后还是无法根绝,以致后来以项梁为代表的侠与贵族的联盟结束了他的千秋大梦.所以说,在人治社会,侠士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群落.

    真正能容天下的贤者,不会告诉你是非功过,因为不同性格不同资质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容天下必不以天下为容,恐怕张大导演要迟上几年才能领悟到.说实在,我也很想为侠下一个定义,可惜,我不能.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