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ibizhang(微蓝)
整理人: gz.farmer(2002-12-10 21:07:07), 站内信件
|
此外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微等省的一些地区的畲族有36万多
人,大多也操客家话。
客家话分布的地区如此广大,如此分散,恐怕是跟客家人千百年来一次又一
次地迁徙流亡有很大的关系。客家人虽然屡遭战乱、饥荒、械斗等劫难,但他们
仍然勇往直前,兴家立业。客家人一般以家庭、氏族为单位聚族而居,保持着客
家人的文化风俗习惯等优秀传统,发扬勤劳朴素、勇于开拓、团结奋进的客家人
精神。客家人经常外出谋生,四处闯荡。他们身处异乡,势薄力单,必须加强内
部的团结,而客家话就是维护内部团结的最好手段。正如客家祖训所说:“宁卖
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客家人把不讲客家话看成是忘本叛祖的行为。客家婚姻
习俗,往往以是否会讲客家话作为讲得来的前提,语言对联姻起了“鹊桥”作
用。正是这个习俗,使客家人的后裔顽强地保留客家话而世代相传,越是侨居国
外,就越被强化,即使十代八代,前高祖已迁离客家地区,到了海外或国内非客
家地区,其后裔亦能讲客家话。如孙中山的上祖本是广东紫金客家人,后迁增
城,最后迁到中山县翠亨村,待孙中山出生时,已隔七代。孙中山出生在广府话
地区,讲广府话为主,但也不忘客家话。在革命年代,他遇到广州人来访,讲广
府话;遇到客家人来访,就用客家话会话。这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
转自上杭之窗
----

迅哥儿
我的寂寞我的泪 我的表现是无所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