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antoo(Tchaikov-Drive)
整理人: sisi8597(2003-03-12 05:28:08), 站内信件
|
指挥,可以说是一个乐队的大脑,他协调每一个乐部之间的衔接,配合。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指挥,特别是著名的指挥,可谓是浩如烟海,灿若群星。要一时分清孰优孰劣,也是个智者见智的问题,譬如有人说卡拉扬指挥的作品只是时花,在特定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下才绽放地如此鲜艳,甚至说有的作品失去了德奥味,我想写出这样文字的乐友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卡拉扬可是标标准准的德国人,血管里流淌的是纯正的日耳曼民族的血液,从小又是在德奥音乐的耳目熏染下长大的,这样的纯种德国人指挥的德奥系作品怎么会没有德奥味呢?试问哪位乐友家中没有卡拉扬的唱片呢?在我认识的朋友中,早先接触古典音乐时,几乎都是听卡拉扬所指挥的作品入门的。(原因很简单,假如有个新人,问人要听贝多芬的交响乐,有90%的人会向你推荐卡拉的。这个新人就是我,相信很多乐友一定跟我有相同的经历。)
我个人认为,卡拉扬指挥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的棱角是消磨待尽了,越来越有一种浮华之感,可能这也就是大家现在说地最多的地方。
写到这,可能有人认为我是在为卡拉扬“平反”,可能还是他的拥护者。事实上并非如此,可以这么说我认为每个指挥,尤其是名指,特别是那些老指挥,经过时间的冲刷,10年、20年、30年、40年……甚至更久还能被人津津乐道,说明这个指挥就是成功的,试想一个平庸的指挥,不要说逝世了,即使是在世时所指挥的作品也是乏人问津的。就我本人来说,我是比较喜欢富特文格勒和托斯卡尼尼的,我认为两个人风格大相径庭的指挥能同时出现在一个时代,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幸运,也可以说这个时代的不幸。说它幸运,可以说推进了古典音乐的发展,为古典音乐的普及作出了贡献;说它不幸,因为在二人逝世后再没有人能与他们比肩,虽然卡拉扬时代古典音乐还有辉煌,但纵观90年代,真正有才华的指挥家相继去世,新生代指挥的水平又不如老指挥家,又没有人能挑起振兴古典音乐的大梁,以至于现在古典音乐渐渐地衰退,甚至还传出明年三大唱片公司要关门的消息,实在是令人痛心。
说到这,不禁令我想起我国的古典音乐,中乐暂且不论,就说说我国指挥吧,在最喜欢和最不喜欢指挥中,都没有见到我指挥家的名字,实是遗憾,虽然那是西方民族的,不是有句话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既然是世界的,中国作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也应该有优秀的指挥,这几年的改革开放中,与过去相比在我国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指挥家,虽然有些与世界还有一些距离,但有的却丝毫不差,要不然PHILIPS、DG等怎会欣然为他们录音呢?再则,在中国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可谓是越来越多,中国不得不说是西洋古典音乐的一支生力军,也为疲软的古典市场打了一针“强心针”。
最后,我祝愿中国的指挥能越指越好,使并非本民族的东西放出比它原有民族更灿烂的光芒!
---- qq 194996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