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客家风情>>〖山清水秀.名胜古迹〗>>【 旅游景点 】>>蕉岭八景及诗

主题:蕉岭八景及诗
发信人: rong2000(网易飘)
整理人: lyl0753(2002-12-07 23:08:10), 站内信件
  

    蕉岭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设县取名镇平,民国3年(1914年)为别于河南省已设置镇平县,乃改名蕉岭县,镇平有八景,并有诗记:

    金城雄镇——指蕉城北面的镇山,昔时山上有楼,人称镇山楼,此山不高,极其雄秀,今已建为镇山公园,内建有烈士纪念碑,晋元纪念亭、丘逢甲陈列室、电视台、图书馆等。

    倚东西北控南天,十丈城高势岿然。

    殿阁金银通上界,屏山苍翠入寒烟。

    近添灯火多书院,远隔尘嚣少市尘。

    僧拥蒲团喧佛偈,玲玲玉罄白云边。

    玉匣川流——蕉城内有一涧,源自东山,由东门穿流至西门水关下,

谓玉闸穿流。

    凿开混纯是何朝,策你时深不算潮。

    放鸭船回春水暖,卖鱼篮去暮烟消。

    闺人浣衣三生石,酒保帘通独木桥。

    高下田畴资灌溉,西城一带利多饶。

    花诰晴岚——蕉城以南10公里三圳镇境内,有花诰形山,名花诰山,山上有湖,日光照射下,湖水蒸发产生岚气,有“花诰晴岚”之美称。

    天边温语锡云云,第多名山辅佐勋。

    五色凤鸾辉日月,一时龙虎庆风云。

    深知东汉金泥诰,信有西秦玉检文。

    近到诸峰皆拱揖,儿孙绕足族缤纷。

    仙桥飞渡——在文福暗石村,因石灰岩洞上面天然形成的大岩石,状似一座弧形的桥,美称为“仙桥飞渡”。

    非关鬼爷下神工,翠壁丹崖倚半空。

    飘渺宛如天上鹊,萦行还似雨余虹。

    玉人箫咽三更月,黄石书怀两袖风。

    桥外白云桥外水,倩谁写入画图中。

    文峰插汉——蓝坊尖峰笔,峭然似剑,更似一支翘翘而立的笔直指苍穹,故称“文峰插汉”。

    搜奇七十二芙蓉,却逊蕉阳第一峰。

    秋雨洗开偏露颖,夏云阴合好藏峰。

    飞鸿过影千行草,舞鹤真形百丈松。

    钟毓有灵才不忝,文章锦绣喜罗胸。

  天马腾空——长潭左岸有山,形似一匹脱缰的骏马,欲跃过长潭对岸。长潭雾起时,“天马”在变幻莫测的云海中飞腾,时稳时现,栩栩如生。

  房精炯炯斗牛间,诞降为何忽在山。

  每解玉鞍随日驭,惯弛金络放人闲。

  风吹碧草拳毛动,雨滴红泥血汗班。

  底事来从西极远,长歌空忆雁门关。

  长潭夜月——长潭山水秀美,当明月悬空水波掩映,长潭景致更神秘迷人。

    长潭潭水绿于油,橹剪三更客放舟。

  万顷玻璃开玉镜,千条彩带走金球。

  矶头鸥鹭醒曾未,水底鱼龙睡得不。

  中有仙人骑鹤到,笛声吹破古今秋。

  桃溪春色——在距蕉城3公里处的石窟河畔(今兴福镇桃溪村)。古时溪边盛产桃,早春花开,烂漫芳菲,姿色俱丽、美称为“桃溪春色”。

  老渔何处问前津,两岸桃花夹水滨。

  乱落轻红三月雨,远浮嫩绿一江春。

  钓鱼矶畔多风致,吠犬林中少俗尘。

  几度停桡江上望,痴心闲访种桃人。

 

  丘逢甲故居 丘逢甲故居位于文福镇淡定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面积1800多平方米,是一幢座西朝东,二堂四行客家围龙屋。屋内各堂、室均有清代名人、书法家书写的屋堂名和楹联,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极具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故居内陈列有大量珍贵文物、照片、手稿、文献等。198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4月被命名为首批“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谢晋元故居  坐落在新铺镇尖坑村园墩子下芳塘子,建于清未,故居座西向东,为土木建筑,2个门楼,为3进院落围屋,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199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仓海学校  仓海学校坐落在蕉岭长潭旅游区内,是座座西向东三进式,两横屋,一后枕的土木结构建筑,中堂具有一定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仓海学校原名为“清华书院”。后因国民党将领涂思忠仰暮丘逢甲(又名仓海)的名气和纪念他的办学精神,改名为仓海学校。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福古塔 文福古塔座落在文福路亭岗。建于清嘉庆二十六年(1817)。此塔平面八角形,高34米,共七层,楼梯成螺旋形状,112个台阶,第七层有栏杆约一米高,供人登高眺望。顶端有2米高的宝葫芦塔刹,古塔结构坚固,造型美观,是古塔建筑艺术上的宝贵遗产。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福古塔 广福古塔座落在广福镇乐干村,又称文昌阁,建于清嘉庆年间,平面八角形,仿楼阁式5层砖室塔。高24米,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云塔  青云塔座落于北礤村,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平面八角形,七层仿楼阁式砖室塔,青云塔建筑形别具一格,整个塔无屋檐,外观塔身不见分层痕迹,峭壁削立,青云直上,气冲九霄,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口塔  水口塔座落在高思镇水口文阁山上,又称文奎阁,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塔平面八角形,为楼阁式5层沙灰夯筑砖室外塔,高30米,塔身外正面第2层刻有“天光云彩”等字。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潭节孝牌坊  牌坊座落在蓝坊镇龙潭下。为四柱三间通天式石牌坊。建于清道光三年,牌坊正面有圣旨二字,并刻上“天褒节孝”4字,背面有“松节冰心”4字和许多铭文。这是清王朝为表彰江赞之妻吴氏贞节而建。

    石寨土楼 亦称方楼,外形四方形,座落在北礤石礤村,建于明末,为郭姓五世祖所建,土楼,故名思义就是用泥土夯筑成墙,土木结构的楼房,平面呈四方形,三层,高13.6米,里面共有63个单体房间。土楼布局独特,具有通气、采光、防风、防火、防盔多种功能。而且经济实用,施工简便,经久耐用等优点,10多米高的3层古楼,时历300多年经日晒雨淋至今仍保存完好。

    镇平学宫  镇平学宫始称文庙,建于明祯十年(1637),学宫已毁,遗迹在县人民小学内,现仅留有泮池、泮桥,泮桥亦称状元桥。传说古时科举入选者,均要穿上盛装,胸戴红花,绕池一周,跨过状元桥,以后由县官致词祝贺,镇平学宫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桂岭书院  桂岭书院在蕉岭中学内,初建于清康熙年间(1686),书院为三层宫殿式楼宇。沙灰砖墙,木梁结构,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1904年,丘逢甲在此创办“镇平县初级师范传习所”。1906年改为“镇平县官立中学堂”。后为蕉岭中学图书馆,1984年,省府拨款重修,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潭一线天  长潭秀丽,形如巫峡,景似漓江,移步换景,别具风光。然尤以“一线天”最著。左右两边,双峰对峙,峭壁削立,一股清泉从两峡中间倾泻而下,峰间露出一线蓝天。长潭一线天景致被收载入《中国风景名胜辟典》。

     会仙洞  会仙洞位于蕉岭县东面蓝坊湖坑里,距城15公里的樟坑顶半山腰,有一石洞,原名清凉洞。深险莫测,内有一石台,称为会仙台。旧传为众仙聚会之地故名,山峰下面有一平地,绿树成荫,环境宜人,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山水甘冽,前人在此建有一座平房作为避暑养病的胜地,历来会仙洞成为一个道教的道堂。

    斋岩  在文福长隆,有一座石灰岩构成的小丘陵,里面有三个大溶洞,由无数小溶洞相连,内有溪涧流出灌田。斋岩里面洞面积有1000平方米以上。

    铁扇关门  在蕉城至蓝坊公路旁,离县城5公里,是指两面石山一谷,公路穿山而过背靠石壁,下临深谷,蕉城通往东部地区的要道,古人称“铁扇关门”是以地势险要而取名,为兵家必争之地。

    燕子岩  位于蕉岭新铺镇油坑村岩岽下端,离县城约15公里,岩洞深逾百米,宽四、五十米,深入岩之末端,始渐形变狭小,而岩内高度,则越进越高,最上端称为罗殿顶。岩门口左侧岩上横刻“为善最乐”,另有两行小字:光绪三十四年庚申重阳日匠字宋正骏。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