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体育运动>>○ 绿茵场上>>中国足球>>来自梅州的亚洲球王——李惠堂

主题:来自梅州的亚洲球王——李惠堂
发信人: lyl0753(10号~汗牛冲动)
整理人: airken(2002-12-04 19:02:09), 站内信件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 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发凡。他以顽强的拼搏,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四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由于刻苦锻炼,使他的身体日见壮实,脚力过人。十岁左右,他返回 香港,和后来一起成为足坛名将结下了“足球缘”,十七岁便成为香港南华队的一名队员。到二十岁那年, 他到了上海。由于李惠堂球艺出众,二十二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在上海组织乐华 足球队,战绩显赫。“万国足球赛”在上海举行时,24岁的李惠堂被评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 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锋。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誉冠足坛。他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往 往使守门员反应不及而目送球儿直飞网底。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 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比0 大胜。在此役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 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 倒跪在地下。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原作亡国奴,遂于1941年以借名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与家乡同人组建五 华足球队。1942年,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比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组高手,以“航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 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李惠堂41岁“挂靴”退伍,足坛生涯长达25年。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 章。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
高的威望。

   1976年在得意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据统计他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他和巴西名将 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以及球王贝利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四大巨星。


----
 灿烂星光,来自0753——广东梅州客家人
1、李惠堂——亚洲球王!
2、曾雪麟——前国脚队主教练,现深圳队顾问!
3、池明华——前国脚,巴雷西式清道夫,现在甘肃天马做助理教练!
4、谢育新——前国脚7号,中场枢纽,曾效力于广东宏远和沈阳海狮!
5、吴伟英——前女国脚7号,右路突破下底的绿色通道!
6、...
7、...
8、肖建佳、李建华、李远平、温光辉——现深圳平安队队员! 
10、[lyl0753]——南粤大地版灌水者10号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