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珠箔飘灯 散记杂谈>>天际识归舟 云中辩江树 (现实看红楼)>>高枫经纪人谈红楼梦

主题:高枫经纪人谈红楼梦
发信人: tangshan1969(jiji2008)
整理人: chocho.1(2003-08-10 22:35:11), 站内信件
红楼影像
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关于《红楼梦》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我个人非常喜欢收藏《红楼梦》的影像资料,尤其是电影和电视连续剧。
最早的《红楼梦》的电影版就是30年代周璇主演的那部了,虽然那时候的电影技术不是很发达,但是一样营造出了繁华富贵的氛围,作为没有任何参照物的首部关于《红楼梦》的电影,可以说是成功的。目前这部电影的VCD市场上有卖的,但听说卖得不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内地知名度较高的《红楼梦》作品一定是那部越剧的《红楼梦》了,王文娟与徐玉兰联袂的这部作品当时轰动了国内影坛,即使在不流行越剧的北方,这部电影也是万人空巷,我想大概是里面优美的唱腔和华丽的服装很打动人的缘故,尤其那段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段已经成为了经典唱段,这部越剧电影就是现在看来也不过时。
戏剧《红楼梦》内地还曾拍摄过一部《红楼二尤》,是讲述的尤家姐妹的故事,刘长瑜的唱功没说的,但是导演在拍摄手法上没有特色,场景也非常单调,这部电影在观众中影响力不大。
内地在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36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家喻户晓,可以说是有史上第一部完整展现红楼故事的巨作,场面宏大,阵容整齐,道具服饰精美,剧本没有完全按照高额的续作改编,而是参考了当时红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部戏最大的贡献就是邓婕演的王熙凤,邓婕把握的非常好,在红楼人物中这个角色被诠释的最合理最丰满,如果抽掉王熙凤这个角色,这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除了在服装、道具、音乐上为人称道外,在人物上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之作。在剧中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的才气与聪明没有能重点突出出来,反而显得她小家子气,林妹妹既使是母亲早亡,但她也是贵族家长大的,从小饱读诗书,不愁吃穿,不可能像晴雯们那样没见过世面。主人公林黛玉的不成功造成这部戏不可能展现曹雪芹的原著的风采。最可笑的是那个时代我们的生活还不太富裕,许多演员表现不出贵族阶层的一举一动,感觉到他们不像在大观园里,而像是在一个土地主家里,我还记得有一个王夫人的镜头,王夫人在吃水果,巨大的特写镜头展现的是她从嘴里抠出水果核,让人感到极不舒服。
北影厂出品谢铁骊导演的8集电影〈红楼梦〉是红楼电影最长的了,刘晓庆、付艺伟等当时的明星的加盟也引起了注目,可惜的是当时正是内地电影盛行武打凶杀的时代,这部电影没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加上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冲击,听说这部忠于原著的戏赔了很多钱。但是我们还是记住了里面许多美女,陶慧敏、何晴、陈红等等。
其实香港及台湾也多次拍摄《红楼梦》的影视作品,香港曾拍摄了一部《新红楼梦》,就是把《红楼梦》中的人物搬到现代来了,剧情很荒唐,但是很有意思,也符合香港那时候 的流行文化。李翰祥导演的《红楼梦》是港台两地的关于红楼作品的佼佼者,加上当时的大明星张艾嘉和林青霞的名气,这部《红楼梦》在东南亚影响非常大,我喜欢林青霞的表演,他把贾宝玉的飘逸演出来,可能林青霞的气质也如此吧。张艾嘉扮演的林黛玉同样不成功,她把林黛玉演的也像个受气丫头,和内地陈晓旭有异曲同工之处。
我个人较喜欢台湾华视电视台拍摄的百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虽然由于这部戏拍摄时间较长加上有些演员罢工或是空难死亡换角色影响了品质以外,这部戏还是比较成功的,这部戏拍摄在内地王扶林导演的《红楼梦》之后,由于它的集数多,所以许多细节交代的比较清楚,即使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也会理清人物关系,另外这部戏的神话色彩也很浓,因此加强了戏剧效果,其实本来《红楼梦》就是一个梦,曹雪芹的原著里也是有神话色彩的,不知为什么内地的创作者愿意回避这一点。华视的这个版本演员阵容也是空前的,奇怪的是也是演王熙凤的演员最突出,是不是王熙凤的个性鲜明容易使人把握呢。
听说内地又要拍摄《红楼梦》了,真是一个好消息,伟大的《红楼梦》拍摄多次也不为过,因为它人类文学史上的巨大财富。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