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okven(1/2苹果1/2乱马)
整理人: aokven(2002-11-28 19:11:45), 站内信件
|
孙丕恕冲浪
吴茂林/文
----浪潮与长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做电脑并存活到现在的两家国有企业。许多人忍不住要将两者做对比,以猜测浪潮的命运。
----但浪潮在关键的两点上显然走在了长城前面:一是即将通过资本运作建立起以股票、期权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二是管理层实现了平稳过渡,解决了最为敏感的接班人问题,以孙丕恕为核心的浪潮第三代管理团队已成为实际掌控者。
----孙丕恕再造老国企的这场大戏已经开场,并且有了一个不错的亮相。接下来,就要看他如何长袖善舞了。
----“最近我时常在反思,有些事的处理,如果换一种方式是否会更好。比如通软整合,能不能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让夏海宁、李波留下来有机会继续做事?”时隔一年后,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对自己在去年整合浪潮通软时所表现出的铁腕手段以及因此而离去的两位“空降兵”流露出一丝遗憾的意思,并将之列为去年一年做得不太漂亮的事。
----孙丕恕的这番言辞当然只是一种姿态。去年一年整个浪潮集团的整合力度之大,让不少人充分领教了孙丕恕的强硬个性。
----在整合中被扶上浪潮通软总裁一职的王兴山,其大刀阔斧的行事作风比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前任总裁王虎时的中层干部,被王兴山连换带降,将近100%地换了一遍。王兴山称,自己就像是总统组阁,重新调整领导班子理所当然。
----如此一番大动干戈之后,来自浪潮通软的消息说,其业绩不降反升,今年上半年的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2%,合同增加了65%。孙丕恕、王兴山自然备感得意。去年5月孙丕恕正式接任浪潮集团总裁之后,即开始全力推进“专注化、一体化”战略,浪潮通软的业绩被认为可以证明这一战略已见功效。
----而浪潮通软的表现又进一步支撑了上市公司浪潮软件(600756)的业绩。今年上半年,浪潮软件通过出资900多万元收购控股公司齐鲁有限持有的浪潮通软20%的股权,无偿托管齐鲁有限持有浪潮通软剩余34.22%的股权,正式将浪潮通软的报表合并。8月16日,浪潮软件公布2002年度中期报告,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92%,净利润下降了41.01%。“如果没有浪潮通软在其中的贡献,恐怕浪潮软件的业绩都没法做了。”浪潮通软的一位员工说。
----浪潮通软在整个集团架构中的重要性显然远不止此。从孙丕恕下决心增资通软的那一刻起,通软就是其实施“专注化、一体化”战略的一枚重要棋子。未来浪潮整个集团的发展、体制的演进,都将依托浪潮通软在资本运作层面的突破而展开。
----通软的使命
----早在去年9月浪潮集团宣布增资控股浪潮通软时,孙丕恕就明确表示:“下一步是运作浪潮通软上市。”最近,孙丕恕透露说,乐观估计是今年年底有结果。
----浪潮集团已经拥有浪潮信息(000977)、浪潮软件(600756)两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融资渠道通畅。因此孙丕恕赋予浪潮通软的使命,其要点不在于融资,而是通过海外上市,建立起一个以员工持股和期权为主的激励机制。这才是通软上市的中心思想。
----“浪潮不存在其他大的问题,关键就是一个激励机制。靠分红肯定是分不出百万富翁的。”在孙丕恕看来,国内的IT公司,除了联想,不管国有民营,机制并没有大的区别。用友虽然在国内主板上市,但也无法建立起期权制度。
----孙丕恕从不掩饰运作通软上市、尽快建立期权激励机制的迫切心情,但外界对通软上市路径的了解一直很模糊。许多人以为就是将通软直接拿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实际上,浪潮集团在香港有一家公司——香港浪潮,该公司主要从事IT硬件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去年销售额在7000万美元左右。据浪潮集团的有关人士透露,不排除将香港浪潮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然后由香港浪潮回购浪潮通软的股份,达到浪潮通软间接上市的目的的可能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通软直接上市所需的繁杂审批手续,加快上市进程。
----目前,浪潮通软60%多的股份由浪潮员工个人持有。据浪潮的内部员工透露,借山东国企重组战略的东风,下一步浪潮通软的国有股份将有望面向内部职工变卖,实现浪潮通软的全民营化。
----“届时由于个人股权可以流通,股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大家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浪潮通软总裁王兴山兴奋地说。
----专注什么
----在加快资本运作的同时,浪潮集团“专注化、一体化”的战略也在稳步推进。
----2001年8月6日,浪潮在北京宣布斥资20亿元投入服务器产业,发展服务器产业及嵌入式软件,走硬件产品软件化的道路。浪潮的专注化战略开始正式实施。
----浪潮的专注化战略集中于两个目标:以服务器为核心的嵌入式软件化硬件产品;以通信行业软件、分行业ERP为主的综合应用软件,兼顾OA和金融软件。
----“以浪潮目前的规模,要涉足多个领域,能力是达不到的。”孙丕恕全面执掌集团伊始,便断然堵死了多元化经营的思路:“所谓多元化经营,实质上是没有核心竞争能力的表现。”
----收缩战线的战略抉择基于孙丕恕对浪潮的基本判断:优势在于技术开发能力较强、行业市场领先。浪潮希望专注于服务器、ERP这些自己熟悉、利润相对丰厚的领域,回避自己在规模产品方面运作能力较弱、对大众消费类产品理解不很到位的劣势。
----浪潮专注化的两个目标——服务器和软件的相关资源,分别集中在两家上市公司里:浪潮信息以服务器为核心业务;2000年底,齐鲁软件借壳“泰山旅游”成功上市后,即将软件及系统集成方面的资产注入,打造“浪潮软件”。
----今天,怎么形容服务器对浪潮的重要性都不为过。2001年整个浪潮集团的营业额是51亿元,以服务器为主的硬件收入占了一半。2000年浪潮进入中国PC服务器市场前三名时,浪潮高层认为,如果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再加大投入,实施专注发展战略,浪潮有可能在中国市场上成为第一个在高端产品上超过国际厂商的本土企业。基于这种乐观判断,浪潮建造了中国首条年产10万台的服务器生产线,浪潮服务器开始量产。浪潮在服务器业务上的领军人物——北京浪潮总经理王恩东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2003年成为国内服务器市场的冠军,将浪潮英信品牌塑造成国际知名品牌。不过,尽管现在距离2003年结束还有一年多时间,王恩东已经承认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除了惠普与康柏合并制造了超越的难度外,联想等国内服务器厂商势力的日渐坐大也开始令浪潮不安。
----联想进入服务器产业的时间虽然较浪潮晚了若干年,但是这两年依托其卓越的市场运作能力,攻势逼人,其市场份额逼近浪潮,甚至究竟谁是国产服务器第一的口水战已经打得外人难辨真假。
----“我们现在的确处在一个腹背受敌的局面:一方面我们要顶住IBM、惠普的重压,另一方面,国内服务器厂商还很难在中高端市场竞争,这时候,我们就成了标靶。”王恩东说。
----对此,浪潮的策略是尽量往中高端的路线走,同时稳住低端市场的地位。以去年8月浪潮投入20亿元为标志,浪潮大幅加大了对服务器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图筑高竞争的门槛。
----据王恩东分析,尽管这几年服务器的利润率下降趋势明显,但主要是在低端市场,中高端市场的问题不大。国内服务器的需求增长还会持续至少5年以上时间,这意味着在这5年里,浪潮至少要死死守住目前在服务器领域的地位,否则就将失去浪潮赖以生存的最重要阵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