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okven(1/2苹果1/2乱马)
整理人: aokven(2002-11-28 19:20:26), 站内信件
|
ERP 的 成 功 变 迁
高少义
2002-11-26 11:49:36
----------------------------------------------------------------------
2002年以前的ERP市场,“ERP产品价格高,实施周期长,实施成功率低”成为不争的事实,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的ERP项目历经漫漫征程,最后沦落为“垃圾工程,胡子工程,半拉子工程”的现象引起了社
会各界的反思; 然而,事过境迁,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客户消费形态发生了改变,这种消费形态的改变形成了成熟的ERP用户,并由此带来了客户在ERP应用目的、部署策略、获得服务形式等方面的变化。
应用目的之变迁——理论引导型转入需求引导型
1.“一厢情愿”转为“自由恋爱”
2002年之前,国内ERP市场主要是洋品牌的天下,国内企业自主选择的权利甚微,毋庸质疑的是部分大型企业赶时髦,随大流,纷纷投入几百万、上千万元资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MRPⅡ或者ERP,而上马代价昂贵的软件; 这种看似执着的“一厢情愿”投入并没有带来幸福的爱情,品尝苦涩青苹果的只能是客户自己,也导致了“ERP在中国实施成功率为零”这句至今仍被津津乐道的“警世名言”。
从2001年下半年起,中国企业开始认识到ERP所蕴涵的真正含义,开始对ERP产品进行精挑细选,这种精挑细选首先是建立在对自己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对自身需求的全面认识,认识到自己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选择ERP软件,看看能否解决需求问题,看看是仅仅能解决“片刻之痛”还是能够“治病除根”,软件自身能否迎合企业个性化的需求也成为企业的定夺要素之一,正是在这种理性思考前提下,企业客户和ERP厂商在历经适当的“磨合期”后,开始迈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殿堂。
2.“一把手”含义的变化
过去的ERP工程,也可以称为“一把手工程”,但是这种一把手工程的含义却大多停留在某些领导人追逐个人利益的狭隘角度上,由此ERP甚至被称为“业绩工程”,这种未必真正迎合企业需求而上马的项目能否得到企业配合真是值得怀疑,这也不难得出这是ERP实施成功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今回头看看2002年已经获得企业高层、最终用户认可的ERP成功用户,包括国家大型车辆企业西安车辆厂,“地板世家”广州富林集团,无不真正体现出“一把手”的含义,企业老总的全面深入以及身体力行都在踏踏实实地消除着ERP实施过程中的阻力,这种近似“工兵”的角色真正体现了一把手的确切含义。
3.“神话”转化为“佳话”
企业最初实施ERP的一个特点是希望解决企业的一切问题,认为ERP是无所不能的神奇武器,是万能药,对ERP甚至达到了盲目迷信的程度,这种虚幻的心态被某些ERP厂商所抓住,提出了诸如“引导管理变革”等不切实际的口号。
但是市场的主旋律仍然是理性,ERP仍然是企业管理变革的催化剂,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利器,是需要点缀“红花”的“绿叶”,这种选择ERP来“甘为企业管理变革作嫁衣”的变化是造就客户ERP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部署策略之变迁——一步到位型转入渐进完善型
1.“至善至美”到“应用价值模式”的转变
近一时期,国内部分ERP企业客户在厂商的配合下,开始青睐“应用价值模式”的部署策略,以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的目标核心,业务运作看作企业经营的行为核心和实现财务目标的必备依托;例如,企业客户如果自身是资源竞争模式的企业,则开始理性地选择对应的基础资源模块来先解决企业最为关键的应用部署,尔后再解决其他问题; 对于产品竞争模式的企业,则先实施内部供应链模块,解决企业要命的通道畅顺需求,尔后一步步解决企业的销售需求。
以上所述这种“治病救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是中国企业历经惨痛失败之后做出的明智之举,是适合中国企业需求的策略,是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诞生成功客户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这种办法,实施一个应用价值部分,成功一部分,最后全面成功。
2.舍弃BPR,理性选取BPIOR
让人担忧的是最初部分客户把实施BPR看做企业实施ERP的必备前提最后很多企业客户把ERP拉住看做是替罪羊,把BPR的失败罪名强行扣在ERP的头上; 经过多方的呼吁和实际案例的验证,很多企业开始理性舍选BPR,而更多的企业客户开始选择BPIOR(Bus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Optimize,Reengineering),稳步推进的改良性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企业业务运营的连续性,确保了ERP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人们的正确对待,日渐提升利益的喜人局面驱散了BPR所带来的梦魇。
获得服务之变迁——产品导向型转入服务导向型
1.并非万能的“交钥匙工程”
长期以来,ERP厂商和客户之间在ERP项目合同关系上基本是“交钥匙工程”的形式,多年来拖ERP应用快速发展后腿的是缓步前进的软件实施服务;当时一定程度上留给客户挑选的服务体系结构是单调的,厂商自己的服务实施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并且部分厂商的服务也没有完全得到客户的认可,所以服务之间是一种“买方不领情”与“卖方不争气”的焦灼现象。
现在企业在选择ERP、实施ERP以及验收ERP的时候,开始变得“精明”,可以选择自己所期望的规范化、流程化、体系化、科学化的服务体系。
2.“成功才是硬道理”
中国企业对ERP的成功期待实在是太久了,而过去几年留在客户记忆中更多的是苦涩的回忆。目前的中国企业,最为急切需要的并不是单个项目的成功,而需要的是中国企业全面享受ERP成功的快乐景象。
对于渴求全面成功的企业来说,需要ERP服务厂商圆满完成提供能力转移的任务,所以如何大范围、快速、高效能、高质量地完成ERP项目成为考验ERP厂商的重要指标。
企业在选择ERP软件服务时,开始高度重视服务的本土化,企业在选择ERP服务提供商时,必须充分考虑到ERP厂商的实施能力和顾问团队建设。在这方面,用友公司走在了前头,目前具备了600名资深的顾问、管理专家和行业专家,同时用友公司也在北京、上海等地开设了长期ERP顾问培训储备班,解决中国ERP顾问人才的普遍困乏问题。通过本土化的服务实施队伍努力,可以保证ERP系统成功地实施应用,ERP知识和掌握能力通过实施顾问转移到核心骨干用户,最后转移到最终用户,通过这样一个转移过程保证了ERP系统成功地实施应用,这样的ERP项目才是有效的和成功的。
转者按:本文作者系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AOKVEN转自计算机世界周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