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情系赣江>>
【江中悠友·个人专辑】
>>个人文集>>雾魂个人专集(wuhun001)>>行程>>行程之长春

主题:行程之长春
发信人: wuhun001(雾魂)
整理人: fan_z(2003-02-26 18:53:11), 站内信件
      在路上,我一直努力的想知道长春有什么值得我记忆的。除了长春电影制片厂之外好象就一汽红旗的印象。

      不可否认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城市的文化,而我因为时间关系实在无法寻找到一个城市的文化。所以,我开始试图寻找一个城市的文化。

      城市的建筑让我无法找到文化的痕迹。老的平房让我感觉到城市的落后而不是一种文化。于是我不再追究一个城市从建筑上看出的文化,只有北京的建筑给我印象最深。

      晚上一个人游荡,问司机有什么地方可以体现出这个城市的文化。他说看东北二人转吧?于是,我走到了一个多年没去的地方。因为我去的早的原因人很稀少,我以为应该不会有很多人在乎这个。而事实证明我的猜测错误。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思想并不能代表大众。当在这个我十多年都没有见过的剧院的环境中,我想到了从前,应该是很小很小的时候,因我是在剧院长大的。因为我的父亲曾经是一个剧院的演员。当然是必须追溯到遥远的七十年代后期。只是那时候的记忆都是母亲灌输的,于是剧院对我来说也很模糊。

     东北二人转只是在电视上听过而没有看过,看到剧院越来越多的人我突然感觉到一种文化所带来不变的影响。而事实上后来我才知道现在的东北二人转早就不是以前的那些传统的说唱了。因为从开场的的表演中我知道了他们已经把笑话当作了某种戏剧,而这笑话都是黄色笑话。当一种文化需要这些东西来调剂的时候,文化也开始是一种悲哀。甚至我看到了那些演员笑容背后的无奈。而这是一种社会的悲哀还是什么呢?为了附和于大众的口味,这样的改变值得吗?我不知道,我想我看到的只是一种影子,关于文化的变味。

     我饶有兴趣的看完了三个小时的戏剧,必须承认那些笑话的确能吸引人。那么这是不是一件好事呢?我不知道,笑话如果变成一种大众面前的演说而不是茶余饭后的调剂,我又怎么去解释这些现象呢?我不是文化研究的学者,充其量我只是一个挂着追求文化的旗帜下的一个伪装的混混。所以我无法去理解这一切也无法去解释。而我,在在人群中起哄的笑了笑。我看见了很多悲哀,包括我的。

     一种文化的下坠并不因为文化本身,而因为生活的冲击。

     其实我一直很遗憾我到东北都没有下雪而只能看到地上的遗雪。还好,早上起来打开窗户。天空飘荡着那些小时侯课本上来的鹅毛般的雪,当我确定那是雪的时候我心情特别的好。于是我跑出外面漫步在街头,我用自己去感受实在的雪。感觉真好,终于知道什么是鹅毛般的雪。

      课程之后,已经晚上。子公司盛情的邀请我。于是陪伴着几个同事漫步在雪地上。我用手捞了一堆雪也感受着东北的雪。于是本来印象不好的长春突然变得美丽。有时候对周围的事物关注往往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细节,周围的美丽也因为一丁点的改变。这时候的长春和长春子公司那些同事真诚的感谢让我感觉到人群的温暖,在这个飘雪的时候。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对待事物也许总有着很多种由自身引起的原则。但是有些事物可以让我们改变我们的初衷,而在这个看来似漂流而又不是漂流的日子。我改变了很多对待事物的态度。象我这个一直教别人改变的人却没有人教我改变,那么我的改变应该来自自身的领悟吧。我想是这样的。

      长春由原来城市的印象到其他自然以及城市其他的改变让我记忆深刻。或者,我还会再次漂泊,当然每一个驿站都有一些心情。象我在下雪的长春。真好!

      这样的颠簸开始变得有点实际意义。一切都因为我去改变,那么我是不是可以一直用我的观念去面对我将要走到的城市呢?

      慢慢走,慢慢欣赏,一路的风景哟!

                                     11.26天津


----


垮掉的一代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