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au1999()
整理人: lau1999(2002-11-23 21:28:25), 站内信件
|
国家电力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导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推动国家电力公司“实现一流企业”工作,特制定本实用化导则。
第二条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电力公司所属各分公司、全资子公司(集团公司)、控股公司及有关单位(以下称各有关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工作。
第二章 术 语
第三条 系统运行性能指标的定义
(一)数据采集率:作业层应用数据库和管理层共享数据库中系统自动采集的数据与所有应该采集到的数据(以笔数计)之比。
(二)运行完好率:设备年正常运行小时数与统计年度小时数之比。
(三)信息准确率:准确采集到的信息量与应该采集到的信息总量之比。
第三章 实用化达标条件
第四条 基本保证条件
(一)成立了由企业行政正职任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置了信息化归口管理机构和实施部门:
(二)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的时间在十二个月以上;
(三)直属企业 65%以上管理信息系统投入实用化运行;
(四)具备齐全的文档资料(见附录1)。
第五条 实用化综合条件
(一)建立由各业务部门专、兼职计算机人员组成的信息员网络。并建立保证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考核制度,确保各部门的上网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安全。
(二)建立计算机操作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培训制度,培养既懂业务知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三)建立信息管理机构的各项管理制度、各工作岗位职责、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年运行维护费应不低于计算机系统固定资产现值的8—10%。
(五)建立可靠的系统安全机制。
第六条 系统功能条件
(一)系统网络环境
1、管理信息系统应建立在完善、稳定、安全的企业内联网上,具备远程数据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能力。
2、企业网络应覆盖本单位90%的业务和所属80%及以上的企业。
(二)系统运行性能
1、安全可靠性:在用户权限、密级、口令、数据备份管理、计算机病毒防治、防攻击等方面措施严密。
2、数据采集率:≥ 95%
3、主机、服务器与主干网络及其设备运行完好率≥90%
4、信息准确率≥90%
5、网站信息更新周期 ≤24小时
(三)企业子系统
实用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至少包括:企业外部网站、内部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安监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计划统计系统,科技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系统,燃料管理系统。
(四)系统应用水平
1、企业各级领导能熟悉 MIS(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并能利用MIS信息进行整个企业或所负责部门的管理。
2、企业主要岗位人员应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MIS应用的培训,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做好本职工作。
3、专职系统管理人员能完好维护管理信息系统,能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部分软件的升级改造。
4、企业认定的主要岗位达到“人手一机”。
(五)系统效益
已运行的MIS应能明显提高本企业的工作效率或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实用化自查及考核时应提交包括系统的建设周期、工程决算和投资效益情况等内容的书面材料。
第四章 自查与考核
第七条 各单位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本导则的要求进行建设并实现实用化。实用化水平作为国家电力公司“实现一流企业”工作的指标之一。
第八条管理信息系统自查与考查程序如下:
(一)已具备本导则第四条的具体要求,方可进行自查(自查工作请参看附录2)。
(二)在自查得分高于90分(“评分标准”见附录3)时,方可以书面形式向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提交自查报告。
(三)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根据需要组织考查小组对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工作进行现场考查。通过考查,发给“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证书。
(四)通过实用化考查的单位,于每年7月份向公司信息化工作归口管理部门上报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年度工作报告。公司信息化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对年度工作进行审核后,提出评价和工作指导性意见。
第五章 附则
第九条 各有关单位可依据本导则制定本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细则。
第十条 本导则由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验收导则(试行)》(中电信系管[1997]62号)同时废止。
附录1:
文档资料
附1.1技术文档类
(1)《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数据规划》
(2)《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3)《管理信息各应用子系统详细设计》
(4)《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设计》
(5)《管理信息各子系统使用说明书》
(6)《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使用说明书》
(7)《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技术报告》
(8)《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工作报告》
(9)《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运行报告》
(10)《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财务报告》
(11)《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自测试大纲》
(12)《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自测试报告》
附1.2规章制度类
(1)企业信息化工作及各部门计算机岗位的岗位职责条例
(2)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
(3)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4)值班制度、值班员工作标准和最终用户工作站管理制度
(5)软件管理、数据备份管理办法和专用资料管理办法
(6)信息上网管理考核制度
附录2:
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自测试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1)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工作应按照适合于本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大纲进行。测试大纲应包括测试原则、测试环境(设备、仪表及条件等)、测试项目、测试内容、操作程序等部分。按照导则规定的测试标准,将计划测试的项目以及测试方法列入测试大纲。
(2)测试企业领导层和基层人员的操作能力,应采取现场抽查方式进行。
(3)测试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是否完善,可采取对系统管理员和有关操作人员进行提问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但不可破坏系统。
(4)测试环境的安排应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不可为应付测试而安排脱离现场实际情况的测试环境。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5)现场测试时,可对测试大纲、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进行补充和修改,但不能降低要求,纪录修改原因和测试结果应保存。
(6)测试的原始记录应妥善保存。
(7)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测试结束后,应编写测试报告,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测试结论。
附录3:
评分标准
考核采用百分制评分。综合部分占45分,业务部分占55分。
(一) 综合部分(45分)
序号
项目
主要内容
标准分
1
组织机构
信息化领导小组
3
专职管理机构
2
信息员网络
1
规章制度
2
2
维护资金
不低于计算机系统固定资产的15%
4
3
基础设施
本部局域网覆盖率100%
5
广域网:覆盖80%以上的直属企业;
5
带宽2Mbps以上
机关内部计算机覆盖率100%
2
统一的数据资源规划/数据接口
2
配置专职的系统运行维护人员(系统
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
2
运行值班日志、系统日志完整,可审核
系统年平均运行时间大于8500小时
4
4
业务系统
运行管理
业务人员计算机、业务系统使用水平
3
文档质量
2
业务人员对相关业务系统的使用情况
1
5
系统安全
整体安全方案设计和安全管理制度
2
防火墙、防病毒、防攻击机制
3
数据备份
2
(二) 业务部分(55分)
序号
项目
主要内容
标准分
1
网站建设
企业外部网站
5
企业内部网站
2
办公系统
数据到源、闭环流程的文件、签报,移动
5
办公。档案管理,电子邮件
3
财务管理
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
5
分析,财务报表管理
4
人力资源
人事管理,工资、奖金管理,劳动合同管理,
5
保险管理,教育、培训管理,职称管理
5
生产管理
主设备档案,设备检修,设备缺陷,可靠性,
5
技术监督,更改、大修
6
安监管理
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网事故,交通事故,
5
安全性评价
7
营销管理
电量、电费、电价管理,业扩报装,电能计
5
量管理,用电稽查管理,电力市场分析,客户
服务信息
8
计划统计
统计报表,项目管理,电网规划、负荷预测、
5
线损分析
9
科技管理
科技计划(规划),项目、成果、推广应用
5
管理,科技信息,环保
10
工程建设
基建计划、项目、进度管理,招、投标管理,
5
质量监督,监理信息管理
燃料管理*
燃料进、销、存管理,计量计质管理,结算、
5
核算
*当企业无燃料管理系统时,满分以95分记(折合成100分)
---- 竹坞无尘水槛清,
□□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柘荷听雨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