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梦寻鹏城>>··个人文集··>>秾格昵戈弄(foreign-land)>>流逝的江南>>流逝的江南(捌)

主题:流逝的江南(捌)
发信人: foreign-land(秾格昵戈弄)
整理人: mmxin(2002-11-20 11:19:30), 站内信件
                     (捌)  周庄和同里

                 


    早在行程开始之前,周庄已经在我的旅游路线圈点之内。原因很简单,首先是因为三毛——这个在中学时代陪伴我成长的女人,在我那段孤独年代里给予我力量的女人。在周庄的时候,她哭了。再有就是陈逸飞。曾经有人和我争辩说陈逸飞是媚俗的画家。且不说他媚俗与否,单只说他那些以江南小镇为背景主题的油画吧,已令我对江南小镇魂牵梦萦。

   此后我对自己说,只要去江南,就一定去周庄。

    周庄是好的,如果没有旅游气息重且多的游客,它真的是好。若在烟花三月踱步周庄,必会疑心走错了年代;那古朴的大理石地板,静谧的小桥,半掩的窗台,对镜梳妆的女人,濛濛的烟雨,久远年代的诗意,漫不经心地袅袅而来。我曾为此写过一个故事的开头(《珍珠扣》),那是一段隐秘而伤感的爱情故事,可惜无疾而终。

    如今,遍布街道的旅行古董,堆砌着挤到你的眼里,千方百计想将你骗去。江南小镇独有的老旧古朴的味道,荡然无存。三毛喝过茶的茶楼木柱和墙上,都粘帖着和她有关的照片文章信件等等,还明文告诫不准拍摄什么的。直让人兴趣索然。并没认真看,商业气息太浓,把什么都抹掉了。只有在自己拍下的照片里,才能找到一点点理想中周庄的模样。

    再后来在网上,发现更多林林种种的活动正在周庄花样百出地不断翻腾上演着,一时间令我膛目结舌。

    两年以后,我认识了一个叫做冈的男人,苏州人氏。我们之间有过一段短暂的感情。后来我将这段过往写成了一个故事,叫做《风的味道》。有一次他回苏州探亲,寒冷的冬天下午,坐在电脑前,收到了他写给我的信。信上说:今天去周庄走了走,有点小雨,人不算多,变化不大,一个人周围逛,没想到在街边的铺子里撞到高中同学,名字都记不清了,只记得他应该是周庄本地人,高中毕业后随着旅游的开发自己搞了间小铺,卖点所谓的古董,现在也挺好。

    看到这段文字,总有点伤感。是生命里已然流逝的男人了。

    
    周庄不及附近的同里镇有味道。 

    虽同为旅游小镇的同里,因为建筑不及周庄般保存更完整,感觉上却是朴实好些了。在小小的镇里转了一圈,居民们大概习惯了被游客打量的眼光,都自顾自地做着手上的活儿,毫无异常。在镇上刚走了不久,便发现有一家感觉特别的铺子立于己街角拐弯处,极平常的样子。起先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后来发现有一些极象长形柜子的接近完工的东西横放地面,又看见挂在屋檐下的牌子,记忆中好象出现过“寿“的字样,再就是24小时服务什么什么的(确切的已经忘了),我就想,服务还挺周全的。走过去,又想了老大一会儿,再走回来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棺材铺!刹时间让我着着实实地愣了好一会儿。回想起来,依然有怵目惊心之感。

    当天夜晚,住在同里。说到住宿,还有一件小趣事。起先我们是找到一间每人住宿费用为30元的小旅店的。招待我们的人非常热情,带我们上楼一间一间地看。价格自然是很便宜的,但是可怕的是,偌大的旅馆(两层三层,还是四层?忘了),竟没有一个住客!负责人把每个房间打开来让我们看,每打开一扇门,陈旧的灰尘便扑鼻而来,那灰扑扑的床和桌椅,在光线不足的房间里,静静的等待在,那是一种蠢蠢欲动的等待,一种暗藏杀机的等待,只要你走进去,一宗充满血腥的命案便阴森上演!我和林用惊慌的眼神相互会意地交流了两秒钟,便飞也似地逃出了命案现场。我们还不愿意死,我们还想留着我们的小命去苏州!

    找到的第二间旅店更可怕,说的是住宿费用——每人才十一块钱,惊人的便宜。因为知道隔壁住的也是来旅行的两个女孩,先前的恐惧马上减轻了不少,便决定住下来。晚上回来的时候,看见旅馆的女服务员穿着碎花的土棉布睡裤,趿着拖鞋,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一个身份不明的男人眉来眼去,拉拉扯扯,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张爱玲的《金琐记》。

   旅店的澡房最令我刻骨铭心。男女不分的澡房里,昏黄的灯光,看见长排的用水泥草草垒成的洗漱的地方,有些门锁已经烂掉的独立洗澡间。那时候因为刚离开住宿生活不久,一看到这些,马上联想起从前在学校准备洗澡时的情形,刚好洗澡间都满了,还要等,更象了。

    洗澡间里,放衣服香皂的地方不是没有,只是太脏了,偏偏脱了衣服才发现。因为懒的缘故,不愿再穿上衣服跑到房间里找干净的塑料纸之类的东西做铺垫,而叫林,又隔了太远,不可能听见,只好作罢了。洗澡间的窗户正对着外边不知哪户人家的窗户,如果站着洗,毕竟春光乍泄。若关了灯,漆黑一团,更可怕。无奈之下,只好蹲着艰难地完成这项本该并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一想起就感觉窝囊。

    如此设备的旅店,毛巾牙刷自然也得自己解决了,这时候,蚊子也开始嗡嗡嗡地围着我们秀色可餐的大腿打坏主意。只好跑去楼下的店铺买毛巾牙刷和蚊香,时间还早,却已经要关门了。八十年代气息的店铺,有一种迷糊温暖又乏味得令人想打磕睡的亲切。

    蚊帐是最开始的时候一定是雪白色的,但是当我们看见它的时候,已经经过了长时间岁月的洗礼——呈现出大模大样的黑黄色了。无法入睡的枕头,还是把它从里到外翻了个肚子,才勉强熬过了一晚。

    房间里竟还有一部黑白模糊的16寸电视机,让人感觉是奢侈。就是那天晚上,我头一回听到了那个什么功的风云人物——李**的鼎鼎大名。

    第二天在同里又转了一圈,买了几把自以为不错的折扇,遂洋洋得意地离开了。后来的夏天里,拿出来扇子,随便扇几下,就又感到了同里镇吹来的风。

                   
               

                   





----
故國三千里

故國三千里,
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
雙淚落君前。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