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f386930(天枫)
整理人: michaelxxxx(2002-11-22 10:40:40), 站内信件
|
中山古称香山。据宋《太平环宇记》载:东莞县香山在“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
古代香山,是孤悬于珠江口外伶仃洋上的岛屿。其境域仅为今五桂山和凤凰山周围的山地和丘陵区,即由石岐至澳门一带地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先后在石岐马山岗、南蓢龙穴村等9个镇区共28处,发掘出不少石器、彩陶、夹砂陶等文物,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香山,便有土著古越族人在这里渔猎和半定居。
香山在汉代属番禺县地。晋以后为东官郡地。唐代为东莞县地。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设香山县,并“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滨海地益之”,隶属广州。民国后直属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是孙中山的故乡。民国14年(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同年4月15日,广州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府决定,将香山县易名中山县,以示纪念这位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于198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将中山县改为中山市(县级);又于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
澳门本属香山县。四百多年前的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托言舟触风涛,愿借濠镜地暴诸水渍物,海道副使汪柏许之”(康熙《香山县志》)。此后借机在澳门半岛定居。至明嘉靖三十六年,葡人自称澳门是葡在远东最早建成的据点。由此看来,葡人占据澳门半岛,是在1553年至1557年之间。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又趁机侵略。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葡人悍然宣布澳门为“自由港”,任命亚马留为澳门总督(后被农民沈亚米等出于义愤打死)。1849年葡人毁望厦村,赶走香山驻望厦的县丞。以后又陆续侵占澳门本土附近的青洲、凼仔、路环等地。这样,本属香山县的澳门,便成了葡萄牙的侵占地。1987年4月中葡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我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珠江三角洲进行过多次行政区域调整,于1961年10月从中山划出珠海县(之前珠海于1953年4月已从中山分出为县,又于1959年3月划归中山县);1959年7月将大岗、万顷沙、南沙、黄阁等划出归番禺县;1965年7月划出斗门、乾务、白蕉等三个公社和平沙农场归斗门县;以及于1958年10月和1964年5月先后将小黄圃、高黎两个乡(原属黄圃公社)划归顺德县,将特沙大队(原属横栏公社)划归新会县。经过几次土地的划出,至1965年8月,中山的陆地面积由解放初期的2876.75平方公里,缩减为1683平方公里,减少了43%;先后划出人口30万,至1965年,总人口减少22%。
全市人口2000年为236.35万人,其中乡村居住人口92.95万人,城镇居住人口143.41万人。本市户籍人口135万人。另外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230.18万人,占97.39%;少数民族人口为6.17万人,占2.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