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rsi()
整理人: chgirl2001(2003-11-13 13:07:59), 站内信件
|
周伯通什么时候开始有“老顽童”的绰号的,已经很难考证了。按书中时间最早出现是王重阳刚去世不久,黄药师新婚,黄夫人听到他“老顽童”这个诨号,格格一笑,可见她是初次听闻,觉得新奇。当年王重阳与周伯通到大理,一灯大师(当时还是段皇爷)热情招待,朱子柳等四人都随侍在侧,但朱子柳只知道“周师叔为人确是很滑稽的,但我可不知他叫做老顽童。”所以很可能那时还没有这个绰号,否则以朱子柳之精明仔细,不可能不知。那时王重阳自知“旧疾又发,想是不久人世”,所以才千里迢迢来到大理,传先天功与段皇爷。事实也是“重阳真人学到一阳指后,在世不久。”由此可以推断,老顽童这个绰号是在王重阳到大理之后仙逝之前那一段不太长的时间才有的。
之所以要搞清楚这个绰号的起源时候,其实是要搞清楚另外一件事:到底周伯通当时周伯通和瑛姑发生那一段 情的时候,是否真的“本来不知这是错事,既然这事不好,那就杀他头也决计不干”。因为这个理由实在站不住脚。如果两人只是发生一夜情,周伯通还说得过去,但是他却是“与瑛姑欢好数日”。第一次“闹到了难以收拾的田地”尚可称不知是坏事,或者受了瑛姑诱惑所致,但是事后,即使是再“天真烂漫,不知男女之防”,但这样的玉帛相见总该明白了吧?可是他还是接连的“与瑛姑欢好数日”,连定亲信物--鸳鸯锦帕也收下了,还装糊涂说“不知是错事”,那就怎么也说不过去了。还是黄药师妻子对他的评价最是中肯:“周大哥,你号称老顽童,人可不胡涂啊。”何止不胡涂,他还聪明得紧呢。
那数日间如何的胡天胡帝,以至令瑛姑难舍难分,痴缠数十载,想是周伯通花样百出,我们外人不便妄加忖测。但可以想象当时瑛姑情根深种,自然要求和周伯通一生一世的长相厮守,周伯通也自然的不肯自此失去自由,瑛姑性格刚烈,多半便要挟说要告诉王重阳。周伯通深知师哥脾性,心想你说不如我自己先说,果然王重阳也无可奈何:眼见自己死期将近,到时西毒势必发难,全真教上下也只有依仗这个师弟才可自保,总不能就此将他废了。但如何与段皇爷交待,倒是个棘手问题。周伯通却大大咧咧地道:“你把我绑了,去见段皇爷,由他处置吧。”他已料定段皇爷义气为重,碍于王重阳的面子,不会对他怎样的,心中更打定主意:反正我平时装疯卖傻的,已占了不少便宜,这次干脆名正言顺的亮个绰号,就叫“老顽童”,要是段皇爷追究得紧了,就说我还是顽童哪,我还不曾告你老婆“与未成年少男发生关系”呢。
事情的结果,真如周伯通所料,段皇爷不加追究,倒是瑛姑明白得很,一直对他余情未了。而周伯通见师哥都说“平时傻里傻气,不分好歹”,即使做出“大坏门规之事”,也可以不斩,便加心安理得的做其老顽童,故意的行事颠三倒四,迷惑世人,弄得“老顽童”的绰号响当当的,自然当年赠送绿帽与段皇爷的大错,也不算什么了:还是孩子嘛,那个不犯点错?
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敢作敢当,要扮弱智来逃避,周伯通实在只是一只缩头乌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