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梦寻鹏城>>··个人文集··>>秾格昵戈弄(foreign-land)>>流逝的江南>>流逝的江南(柒)

主题:流逝的江南(柒)
发信人: foreign-land(秾格昵戈弄)
整理人: mmxin(2002-11-19 08:20:32), 站内信件
                          (柒) 绍兴   


       http://www.jnarts.com/yqn/yqn02x.JPG


    每座城市都有各自属于自己的味道,这是错不了的。

    绍兴的脏是很有人情味的,一点儿不令人生厌。象是过年时候从老家赶过来的亲戚,带着一身的寒气,穿着厚重的棉袄,提着大袋年货,风尘仆仆地站在你家门口,笑容可掬,淳朴亲切。回想起来,便是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绍兴是旅程中耗时最短的一个旅游城市。早上出发,下午便打道回杭州府。

    鲁迅纪念馆是由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百草园、三味书屋、及鲁迅故居一同构成的。首先去的是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到现在是毫无印象了。我对这种陈列厅是缺乏情感的,那种有条不紊的陈列方式,直如无形桎梏,圈套而来。
    
    随后去的是百草园。

   《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年幼时必读的课文。印象里百草园一定是非常非常大的园子,也必定有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在树叶里长吟的鸣蝉,伏在菜花上的肥胖的黄蜂,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后来发现不是的。园子比我想象中小许多,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去动物园游玩,感觉那里是一个极大极好玩的地方。长大以后再去,不但地方小,就连那动物,也只三三两两,甚而孤零零地坐在笼子里,简直让人疑心是走错地方了,一片潦倒没落之感便油然而生。

    然而毕竟真的是百草园了,也就站在老树下拍了黑白照片。再又转回三味书屋看鲁迅的“早”。含苞欲放的“早”刻在木桌子上,大而清晰,边看却边揣测那桌子的逼真度。

    鲁迅的《社戏》我很喜欢,散淡的文字里充满了乌蓬船热闹的影子,一直让我无法忘怀。但是当我看到书屋前那一条极窄的河道里充满的等待生意的乌蓬船时,却变得兴致索然。

    记忆和想象从来是芬芳的。

    咸亨酒店是一定要去的。年少时候上语文课,老师读《孔乙己》,抑扬顿挫之际,竟是忍不住地泪流满面,让我记忆犹新。

    首先看到的是孔乙己的铜像立在酒店前。旅游景区,这般宣传也就在所难免了。尽管如此,总归是煞风景。

    要了一碟臭豆腐。店小二说再来点儿花雕酒吧,送臭豆腐正好了。首先看看价钱,然后就谢绝了。臭豆腐实在是难吃,后来买回去的一堆塑料纸包装的十几袋茴香豆也是味异且怪。收到手信的人没说什么,自己倒先不好意思起来。

    酒店的格局摆设都还古朴,仍是《孔乙己》里叙述的那般,惟独装修太新净,缺乏想象中该有的内蕴。倒是店里一位扇大葵扇的大妈引起了我的兴趣。越看越象武侠小说里的重量级人物,拿起相机“嚓”的一声,竟仍视若无睹。果然不同寻常。

    又去了八字桥。桥是看了,最喜欢的仍旧是平常人家。站在桥上,脚下是狭窄的河道,一旁有静泊的小船。桥脚两旁的窗户里,一竹杆一竹杆的衣服搭晾出来,寂静的午后,都睡午觉了,周围静悄悄。江南人家的平实气息,漫漫而来。

    最后去的是兰亭。碰巧那天阴天,步入兰亭的时候,清淡雅致的山光水色和小径竹林便悄然而至,没有了直射的太阳,目之所及都变的很柔和,所有的一切直如一幅上好的中国水墨画,而我们走在其中。从前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闷热悠长的夏日午后,看到那飘逸的书法和文章,心里顿生清幽之感。等到真的到了兰亭,发现确实名副其实。
    
    去的那年,看见有很多老旧的巷子楼房都被列入了拆建工程里。隔了三年,也不知道绍兴变成什么模样了。


----
故國三千里

故國三千里,
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
雙淚落君前。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