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rkson(水里的鱼)
整理人: sisi8597(2002-11-21 06:56:24),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molecule (有情岁月◎被你想起),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菲利浦20世纪伟大的钢琴家系列唱片点评(1)
发信站: 飘渺水云间 (Sat Feb 10 14:21:06 2001), 转信
贝多芬:降E调钢琴奏鸣曲
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
肖邦:10首马祖卡
舒曼:青春集、狂欢节
钢琴:米切朗齐利
PHILIP 456 904-2PM2
米切朗齐利是最能摄人心魄的钢琴家,处处表现出其心理的复杂细腻。他的演奏时而冷
峻完美得令人生畏,时而又闪现出浪漫敏感的情绪。其表达的简洁率直及火样的热情,
使听者无不为之动容。说明书上说米切朗齐利弹奏舒曼的《狂欢节》接近鲁宾斯坦或阿
劳,这种说法不仅含糊,而且是对演奏家们的不尊重。米切朗齐利的演奏是独一无二的
,绝不会混同于其他任何一位钢琴家。这成为一柄双刃剑,使他笼罩在神秘气氛之中,
令人浮想联翩。他演奏贝多芬奏鸣曲的快板时拘谨而不带感情色彩,技术上绝对准确,
可如何能说得上“充满活力”?第二乐章的广板确有一种充满神秘的静谧,可最后的回
旋曲滞涩不畅,与作曲家标注的“优雅、柔和”背道而驰。
而米切朗齐利在演奏舒曼的《青春集》时却充满魅力;他的《狂欢节》更是不可抗拒,
能紧紧抓住最无心的听众。“阿尔列金”趾高气扬而不失优 谐谑。即使?欢蹦乱跳的
“小狗”,或者强弱音形成滑稽对比的“彼埃洛”,也无法冲淡听者记忆中“肖邦”的
宽广起伏和激情四溢(乐谱上标着“激动地”)。整个演奏活泼诙谐,与米切朗齐利一
贯的“自负的肃穆”截然相反,令人吃惊。可是他演奏勃拉姆斯时,听者将再次感觉到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第2集那段“略富表情”的第13变奏曲的确没什么表情,而第1集中
“非常平静”的第12变奏曲也处理得非常冷淡。但总体把握非常好。第1集第13变奏曲中
的滑奏成为节奏激烈的舞蹈的一部分,使得其他更卖劲的演奏显得不真实。
米切朗齐利演奏的勃拉姆斯第4首歌曲水晶般透明,没有过多的温柔浪漫,而是直指人心
。他弹奏肖邦的马祖卡时剥去了一切浮饰,最直接地表现其本质,揭示出最不寻常的眼
光和阴暗中的情绪变化。例如他常作为加演曲目的B小调第4,听众能从中感到一位没落
贵族的不得志。这张唱片录音质量非常出色,说明书中提到米切朗齐利固执地打乱勃拉
姆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顺序(他从来不演奏第2集中的末乐章),并介绍了他事业的
曲折、令人不解的中断、他对某些作品的痴迷以及对其他作品莫名其妙的冷淡。
Bryce Morrison (黄觉译)
--
工作是容易的,赚钱是困难的...
爱她是容易的,持续一辈子是...自找的!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