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音乐全书>>音乐历史>>六、結語,七、後記

主题:六、結語,七、後記
发信人: derud(orfeo)
整理人: sisi8597(2002-11-21 07:04:05), 站内信件
六、結語

  蘇維埃社會現實主義就其本質而言,是一個教學的方法原則而非是一個美學理念;藝術家不再是一個純粹的藝術工作者而更像是一位教育家。如史達林所描述:它是人類心靈的工程設計師。他的貢獻在於教育人類成為建設設會主義的尖兵。社會現實主義也是所有藝術創作的基礎,為了給予作曲家正確的方針路線,蘇聯共產政黨經常對個別的作品表態。由於缺乏具體的音樂創作準則規範,共產政黨必須經由負面定義與其對美學上所敵視之發展傾向的陳述來警告音樂家,哪些創作手法是不被希望,也不被允許的。 

--------------------------------------------------------------------------------
  



 

 


七、後記

  這篇文章到此算是告一段落,有點可惜的是,筆者忘了交代赫魯雪夫之後的音樂與政治之間的互動關係,這一段歷史就讓別人來完成吧!原本筆者是想對蕭斯塔高維契的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做一探討,由於歷史敘述部份實在過長,我只好放棄。不過我想說的是,在分析或敘述蕭斯塔高維契的作品時,特別是交響曲(早期的例外),從外觀的形式來看,或許符合於社會現實主義對各類藝術創作的五大要求,但實際上是否如此,則有待進一步的分析研究,這是因為時常有以下的情形產生:當樂曲形式滿足於意識型態下的規範時,在其中所使用主題性質卻未必能同時與意識型態的要求相互乎應;要不,就是這種情況的顛倒。

Salomon Volkow: Testimony, The Memories of Dimitri Shostakovich, New York 1979,
Deusche Ausgabe: Zeugenaussage - Die Memorien des Dimitri Schostakowitsch, Hamburg1979 S. 156-157
Johann Adolf Scheibe, Critischer Musikus, 1737, Vgl. Peter Schleuning, Das Buegererhebt sich, Hamburg 1984, S.357
L, Kaltat, Von der echt-bourgeoisen Ideologie des Buergers Roslavec (1927), in:D.Gojowy, Neue sowjetische Musik, S.378

僅管蘇聯政權成立之初,負責音樂文化行政事宜的魯納察思基(Lunatscharskij)對於音樂作活動及其行政是採取較自由放任的態度,但是否能就此判定列寧對所有藝術創作都能毫無限制的容忍,則是有待商榷。這一部份則需更深入的去分析檔案資料,才能僅慎的下斷言。

摘錄自 Karen Kopp, Schostakowitsch, Bonn 1990, S.36-39 
請參閱 Danckwardt, Marianne: Instrumentale und vokale Kompositionsweisen beiJohann Sebastian Bach, Tutzing 1985, S.7-8 

例如蘇聯官方黨報Prawda於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八日中一篇標題為"混亂取代音樂"強烈抨蕭斯塔高維契歌劇"明斯克的馬克白夫人"的文章就提出音樂創作的一些方向方針。蕭斯塔維契即從此之後被稱之為"形式主義"者,甚至被視為人民的公敵。

參閱 V.Karbusicky, 經驗的音樂社會學, Wiesbaden 1975, 頁208 
參閱 A.Farbstein, 音樂美學的現實主義理論與問題, Berlin 1977, 頁148-150 
同上, 頁138 
參閱B.Assafjew:作為過程的音樂創作形式, Berlin 1976, 頁283, 307, 403 

這裏的樂章排列形式會因為不同的音樂理論者及在蘇聯治下不同時期對交響曲形式的討論有所差異,但是各樂章的語言意義則不會有太大的不同。

這個名詞主要來自於A.Riethmueller,參閱, 做為實際狀況映像的音樂, in:AfMw Bd.XV,Wiesbaden, 26.
A.Lunatscharskij:音樂與革命, 頁145;Schriften zur Musik, hg. von G. Bimberg,Leipzig 1985 同上。
B.Assafjew,作為過程的音樂創作形式, 頁184
Paul Bekker,從貝多芬到馬勒的交響曲, Berlin 1918
同上, 頁15 Page: 8 10

 

(本文作者 Pappnase) 

 



----
********************************
古典就是美!!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