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体育运动>>○ 极速赛车>>赛车天地>>科技先锋—— F-1赛事>>F-1完全手册>>Re:问一下啦~

主题:Re:问一下啦~
发信人: silverstone2000(银石)
整理人: lee2519(2002-11-18 13:14:20), 站内信件
赛道:

45年内,一级方程式比赛曾在23个国家的57个赛场上举办过。自从1984年以来,
在一个赛季中举办大降赛的次数限制在16次,虽然国际汽车联合会同意在1995年
举办了17次。理论上,一个国家一年中只能举办一次比赛,然而也有例外。例如
,圣马力诺的支持下,伊莫拉成为在意大利的第二个赛场,还有日本以“太平洋
大奖赛”的名义也举办了第二次大奖赛。接照国际汽车联合会的严格安全标准,
象布兰兹.哈奇和赞德沃特这两个传奇色彩的赛场被取消了。  

[1950年以来,大奖赛的次数最多的赛场]  
蒙扎(意)45次、摩纳哥42次、赞德沃特(荷)30次、斯派(比)30次、银石(
英)29次、  
纽堡(德)24次、瓦特斯金.格兰(美)20次、卡亚拉迷(南非)20次、泽特威格
(奥)、  
霍肯海姆(德)19次。其中摩纳哥、斯派、银石和蒙扎都在1950年主办过第一届
一级方程式世界锦标赛。虽然以后其设计布局已经改变,但这4个赛场在F1运动史
上举办车赛的次数是最多的。  

[每个洲举办过的大奖赛次数]  
虽然是从欧洲开始,但它现在已成为一项真正的全球性运动。即使这样,也还是
很难离开它的发源地,因为1995年的17场比赛中有11场是在欧洲进行的。历来,
欧洲举办过407次(70%)  
美洲125次(22%)、非洲24次(4%)、亚洲13次(2%)、澳洲11次(2%)。  

[赛场设施]  
一级方程式赛场每年都要有专职检查人员进行检查,以保证赛场符合国际汽车联
合会规定的要求。赛场的基本情况如下:  
1、起跑和终点直道:12米宽,必须长于250米,以避免拥挤。  
2、第一个弯角:为避免赛车相互纠结,第一个弯角必须是一条半径不变或加大半
径的曲线,必须使转弯车速能达到125公里每小时。  
3、弯角保护带:跑道旁的拦石,以防车手抄近道。  
4、跑道边界:一条3米宽的绿荫带。  
5、跑道:宽7至11米,长3.3至7公里。  
6、看台:必须用铁丝网和1.2米高的栏杆与跑道隔开。  
7、紧急救护直升机,不准进行比赛或练习。  
8、永久性医疗中心:必须位于修理站旁边的防护地点,有手术室及急救室。  
9、比赛控制台:位于控制塔第二层,可俯视修理站入口,通过无线电与安全人员
观察站联系。  
10、修理站:每队一个,为永久性的。  
11、赞助商接待看台,可俯瞰修理站。  
12、F1围场:位于修理站后,观众不能进入,为运输车和宿营车停车处。  
13、此外赛场还设有:摄象机、看台、大型屏幕、电视塔、安全人员观察站等。
  

[比赛跑道与普通车道比较]  
比赛用跑道为380毫米厚,主要是40毫米的沥青混凝土,40毫米的沥青混凝土黏结
层,100毫米的沥青底层(碎石、砂、沥青),200毫米的翻造加湿底层。  
普通车道为710毫米厚,主要是30毫米的沥青混凝土,40毫米的沥青混凝土黏结层
,两层110毫米和120毫米的沥青底层,400毫米的石灰、水泥和碎石层。  

[要耐磨性还是要附着力]  
普通车道和一级方程式跑道不一样。前者必须连续承受繁忙的交通,这就说明为
什么它要有厚实的基础;一级方程式跑道必须尽量的平,而又具有高附着系数,
因而采用菱角粗糙的碎石,使轮胎通过弯角时能抓得住地面。  

[2000 SEASON GUIDE]  
3/12 MELBOURNE 5.316KM  
3/26 INTERLAGOS 4.311KM  
4/9 IMOLA 4.943KM  
4/23 SILVERSTONE 5.141KM  
5/7 BARCELONA 4.766KM  
5/21 NURBURGRING 4.567KM  
6/4 MONTE-CARLO 3.378KM  
6/18 MONTREAL 4.427KM  
7/2 MAGNY-COURS 4.248KM  
7/16 ZELTWEG 4.338KM  
7/30 HOCKENHEIM 6.749KM  
8/13 BUDAPEST 3.976KM  
8/27 SPA-FRANCORCHAMPS 6.967KM  
9/10 MONZA 5.782KM  
9/24 INDIANAPOLIS 4.195KM  
10/8 SUZUKA 5.862KM  
10/22 SUBANG 5.557KM 





轮胎:


Q:一般的汽车要求我们注意轮胎的槽,尽量不要使用磨损严重的轮胎。最近的一
级方程式轮胎上使用了带槽的轮胎,如果轮胎的防滑槽被磨损的话,是不是也不
容易驾驶了呢? 
A:就象是橡皮一样,如果我们仅仅考虑橡皮的话,擦了越多,橡皮也就越硬。就
这一点而言,越是新的轮胎就越好用。但是现在的一级方程式轮胎因为有了槽,
所以想法也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用小刀在橡皮上划很多槽的话,橡皮就变得软
软的而擦不去东西了。一级方程式的轮胎也是一样,如果槽因为磨损而变浅的话
,赛车的驾驶性就能够提高。但是在石桥公司的试验中,现在的4槽轮胎往往是新
轮胎的抓地力比较强,成绩也比较好。也有不同的例子,这就是特软型轮胎在第
一、二圈里的表现比较好,而因为比赛使得轮胎处于高温而变得软,赛车的转向
能力减弱。有的车队就使用了不同的方法,现在比赛前将前轮胎进行磨损,去掉
较软的部分。正式比赛的时候,前轮胎使用磨损过的轮胎,后轮使用新轮胎。  

Q:比赛中的轮胎震动是怎么一回事呢? 
A:如果车手在比赛中重重的踩刹车,刹车将会锁住轮胎,在赛道上滑行。这样轮
胎的一部分就会因为摩擦而损失。如果一个圆形的轮胎损失了一部分,这样在高
速的比赛中赛车就会发生震动。我们在看电视比赛的时候经常会看见在弯道时,
赛车刹车而带起阵阵的白烟。这样就会产生轮胎震动,但是这样一般不会影响正
常的驾驶。但是如果踩刹车踩得过重的话,有可能会因为震动剧烈而看不清前方
路况,不能够正常的驾驶。小小的磨损在比赛中会因为摩擦而自然修复,而大的
磨损就必须要交换轮胎了。 

Q:轮胎起泡又是什么样的一种故障呢? 
A:比赛的时候,轮胎因为摩擦而发热。因为发热而使得轮胎表面溶化,能够更有
抓地力。通常在80度至100度之间是属于理想温度。但是可能会因为其他原因是轮
胎的温度超过了正常使用的温度。这时候,轮胎内部就会沸腾,起泡,而破坏轮
胎的表面。这样一来,轮胎就不能够发挥出它本来的性能。一般来说,轮胎厂商
如果没有发生严重的设计错误的话,轮胎一般不会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起泡。比赛
中的轮胎起泡事故大多数是因为赛车的调较出现了问题,使得轮胎处于过热的状
态。 

Q:什么样的情况会使轮胎爆胎? 
A:赛车如果遇上了赛道上的异常物品,就会使轮胎漏气。这叫做慢爆胎。如果继
续驾驶的话,轮胎的破洞会越来越大,而且破损部位会周围会因为变大发热而裂
开。这也时爆胎的一种。爆胎的情况主要也就是两种,慢慢地漏气的叫做慢爆胎
,一下子降低车身高度的普通爆胎。我们的一般汽车也会有这样两种情况。在赛
车的驾驶过程中,转轮的会有很多的磨损,这些磨损的碎片会掉落在赛道上。这
就会成为爆胎的原因。其实在赛道上这样的东西到处都是,但是如果运气真的很
不好,前面的赛车将这些东西卷起来而这些东西正好以某一种角度树着,后面的
赛车的轮胎正巧踩在了上面,这样就会发生爆胎。 
  


Q:Compound是什么意思? 
A:一级方程式的轮胎和普通的轮胎一样也是使用橡胶制成的。但是毕竟不能够使
用100%的天然橡胶,Compound就是混成物的意思。轮胎因为是黑色的是因为里面
添加了碳素的缘故。通过混成物的比例的不同,轮胎厂商改变轮胎的性能。一般
使用的油(软化)、炭素(补强)、亚铅、硫磺、防老化剂等等。  
Q:Compound是决定轮胎能力的关键因素吗? 
A:Compound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不仅仅是它,决定轮胎性能的关键有4大关
键因素:Compound、构造、形状、尺寸。也就是以什么尺寸,用什么层次,以什
么样的形状,用什么样的橡胶来制造轮胎。电视里面经常说选用什么样的轮胎,
软的还是硬的。但是如果在轮胎设计上没有正确的设计的话,就算是Compound很
适合赛道也没有用。 

Q:一级方程式的轮胎比普通轮胎要结实吗? 
A:以300公里时速驾驶的一级方程式轮胎不一定比普通轮胎要结实。普通汽车在
打弯的时候,轮胎侧面可能会和路面接触。而一级方程式赛车不会发生这样的情
况。因为一级方程式赛车很轻,而且轮胎的面积很大,所以轮胎的受力其实很小
。为了减轻轮胎的重量,在设计时会尽可能的去掉一些不必要的部分。所以一级
方程式赛车的轮胎其实是很脆弱的轮胎。普通汽车在路沿上磕碰几下不会爆胎,
而一级方程式轮胎可受不了。 

Q:轮胎有没有方向性呢? 
A:有。轮胎的加工工艺就象是烤蛋卷一样,让流动的橡胶烤硬。与路面接触的部
分最初就像是一块板一样,把它卷起来,贴在一个圆形的轮胎上。在这个结合点
上,根据旋转会产生容易将这个部分容易剥落的方向和不容易剥落的方向。当然
,并不会因为方向反了而使得轮胎的外壳脱落,但是因为一级方程式大赛是一种
挑战极限的比赛,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对轮胎的方向进行了指定。结果就是在安
装轮轴时候决定了轮胎的左右。在cart大赛中,因为赛车几乎就是在一个圆形的
赛道上比赛,所以为了让赛车的转向能力提高而会改变轮胎的左右直径。 
  


Q:一级方程式赛车轮胎里面充的是空气吗? 
A:F1轮胎里面充填的干燥空气。这是因为容易的控制轮胎内部的内压。如果充填
的空气中带有很多的水分的话,当温度下降的时候,水分就会结露而使得轮胎内
部的温度下降。这样赛车将不能够进行正确的赛车调较。所以车队会通过使用特
殊的设备向轮胎内部充填干燥空气。别的赛车比赛中也有使用氮气的,但是如果
要使用氮气的话就必须要对轮胎进行抽真空。一级方程式大赛中认为这样太麻烦
所以不使用。  
Q:什么是内压? 
A:轮胎内部的压力。就象是一般汽车轮胎的气压一样。内压在赛车行驶过程中会
上升,这是因为轮胎发热的缘故。如果从一个冷却的轮胎开始进行驾驶的话,一
般情况下会在1、2圈内因为轮胎发热,压力上升,稳定下来。比赛调较将会以这
个压力为标准进行赛车调较。首先要测出冷却状态下的压力,然后进行悬挂系统
的调较。当温度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正好使悬挂系统和轮胎的发热处于良好的状
态。如果这一部分的调较失败的话,轮胎过热将使得赛车难以驾驶。一级方程式
赛车最后调较就是对轮胎的内压进行调整。有些车队对于轮胎内压的调节达到了
0.01kg单位。在暖胎圈中让赛车左忽右晃的车手就是为了让轮胎在路面上摩擦而
强行发热,尽量让轮胎进入到预想的内压状态。虽然这么做能够提高多少轮胎的
内压是不能够估算的,但是如果以一个较低的速度行驶的话的确是会轮胎的温度
下降,内压提升速度减慢。最近几年的一级方程式赛车为了追求空气动力而在以
0.01毫米为单位调节赛车。但是因为轮胎内压的变化会使得赛车的高度变化幅度
在1mm到5mm。如果不能够提高内压的话,赛车车身也无法提高而影响到赛车的空
气性能。 

Q:怎么样决定比赛时使用的轮胎? 
A:比赛事后使用什么样的轮胎由车队进行判断,轮胎厂商给车队提供怎么样的轮
胎在什么样的磨损情况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速度之类的数据。而且轮胎厂商将参
加每一个合约车队的内部会议。会议一般在比赛前车队大本营进行一次,星期四
进行1次,星期五进行一次,星期六预赛结束后一次,最后是星期天热身赛后进行
一次。对于圈内人士来说各个车队的情况最熟悉的应该就是轮胎的厂商了。但是
他们绝对都是守口如瓶的。 

Q:比赛结束后,能不能带一个轮胎作为纪念品回家呢? 
A:不可能,因为里面有太多的秘密了。据说轮胎厂商对每一个轮胎都有编号,所
有的一级方程式轮胎都要回收,在最后烧毁。没有一个轮胎流失到民间。如果有
一个轮胎流失出去的话,轮胎厂商的设计思维就会被别的厂商掌握。轮胎看上去
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但是其中有太多太多的秘密了。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