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案例】>>免费邮件(Hotmail,网易)

主题:免费邮件(Hotmail,网易)
发信人: aokven(1/2苹果1/2乱马)
整理人: aokven(2002-11-15 16:19:59), 站内信件
                        免费邮件
 
    "Free"这个词似乎是专门为互联网准备的。在这里,它准确地表现了互联网的灵魂——"自由"与"免费"。而免费邮件作为网上"免费原则"的重要表现手段,也造就了一批"一本万利"的小公司。其中,HotMail是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个。 

    1996年7月,Sabeer Bhatia创办的HotMail公司推出了一项免费电子邮件服务,注册使用者应付的费用将由广告商支持,用户只要有浏览器和Internet接入便可免费收发电子邮件。HotMail既是第一批免费邮件的提供者,也是当时技术最成熟、可支持最大规模用户的免费邮件提供商。据HotMail声称,公司最多可以支持2500万之多的免费邮件的用户。 

    在HotMail和它的跟随者出现之前,互联网上的邮件都是收费的,而且使用起来非常麻烦。很明显,HotMail建立自己的免费邮件系统,是想吸引网络用户在HotMail注册后能够频繁地访问它的网站。按照HotMail自己的推算,如果有100万注册用户长期使用它的免费邮件,那么HotMail每天的页面访问量将是个"天文数字"。这样一来,HotMail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一个"超级繁华地段",众多免费的用户将为HotMail提供一笔极为巨大的"虚拟财富"——广告。而且,由于用户在注册时留下了详细的个人信息,可以通过"数据
库挖掘"对免费用户加以详细分类。根据分类结果,HotMail向厂商提供有针对性的高效广告服务(类似于传统的直邮广告)。从理论上讲,这些广告的收入完全可以与HotMail的运营成本相抵,并且随着用户的增长和网络广告的增加而大有赚头。 
  
    实践很快就证明,HotMail的第一步设想—吸引大量用户,是非常成功的,而且"大量"这两个字的确切内容绝对让人始料不及。该项服务推出后,几天内HotMail的用户群就增加了12,000人,随着消息迅速传播,注册人数也在迅速增加,最后一度达到了每天平均新增125,000人的"世界纪录",这个纪录高于历史上任何一家媒体公司,包括CNN,也包括AOL。 

    HotMail在两年内取得的成功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新年伊始,Microsoft宣布收购拥有900万用户的HotMail。Microsoft收购HotMail的部分原因是看中了后者的用户规模,毕竟MicrosoftNetwork那时候的用户总共才有250万人。其实,HotMail被收购的时候,一直是在赔钱经营。这主要是因为它为了给用户提供最优秀的服务而在软、硬件上不惜血本。但是由此得来的庞大用户数量和用户信息并没有让HotMail白费心机。在这一点上,HotMail背后的几位风险投资人显得很有眼光。 

    现在,有了财大气粗的Microsoft做后盾,HotMail在提供电子邮件的同时也可以发送其他内容广泛的信息、个性化信息和开展电子商务。非常有意思的是,Bhatia创办HotMail这家"标价"4亿美元的公司时只花了30万美元。升值1300倍总共只用了2年的时间。 

    中国的免费邮件,最早是从广州电信的163.net上开始的。但是,国内最早看到免费邮件的火爆前景和把免费邮件"国产化"的却是广州的网易。 

    1997年,网易的创始人丁磊发现了HotMail。据说当时丁磊对HotMail的评价极高,而且曾经想买一套HotMail系统来经营。但是人家的条件太苛刻,没办法,丁磊就找来朋友决定自己做。7个月后,和HotMail功能同样强大的网易免费邮箱系统写好了,适合中国人记忆习惯的163.net域名也有了,但是在向电信局申请增加免费邮箱服务的时候却碰到了困难:广州电信不容许网易独立经营免费邮箱业务。 

    网易曾经希望寻求合作,可是不能立即赚钱的项目没有多少人关心。几乎与此同时, 在地球的另一边,HotMail被微软以4亿美元收购。 

    1998年2月,已经快撑不下去的网易将中文免费邮箱系统出售给了不愿意合作的广州电信。同时还根据广州电信的要求附送了163域名。据悉,广州电信建163.net,连硬件投资(占75%)只用了100多万元。1998年2月16日,www.163.net开放使用后,注册用户数以每天2000人左右的速度递增(现在已达35万)。此后, 263、990、371、国中网、浙江金华188等纷纷购买了网易免费邮箱系统。 

    到目前为止,仅免费邮箱一个产品就为网易挣了几百万元。可是现在看来,如果当时的产业环境好一点、或者是比较有眼光的合作者能够出现,或者网易找到了哪怕数目很少的一笔风险投资,最终自己独家来做免费邮箱站点,那么现在免费邮件给网易带来的效益(至少是预期收益)恐怕绝对不只是几百万元。那些将让其他企业垂涎的庞大的用户数量和用户信息,还有众多高效用的广告信息平台,肯定会让网易在自己发展或者被并购的过程中占到很大的利益。对于这次机遇的错失,丁磊一定非常遗憾。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已经尽力了。 

    目前,国内比较大一点的网站几乎都有了自己的免费邮件。其中有的ISP利用免费邮件吸引本地用户,也有大型门户站点借此来吸引拥趸。不过,真正把免费邮件发挥到HotMail那种水平的还没有见到,大家似乎仅仅是为了做FreeMail而做FreeMail。有人说,免费邮件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招揽用户的"小伎俩",国内已经没有机会去诞生HotMail那样的企业了。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面对将在两年内产生的1000多万新网民,在免费邮件上竞争,特别是在非技术层面的竞争显然还没有结束。 

    HotMail给中国网络企业带来的原本就不只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有启迪作用的商业经营模式。在这一点上,网易的体会应该最深。


[关闭][返回]